遼寧大學是一所具備文、史、哲、經、管、法、理、工、醫、藝等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和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學校現有三個校區,即沈陽崇山校區、沈陽蒲河校區和遼陽武聖校區。學校占地麵積2222畝,校舍建築麵積65萬平方米。
遼寧大學源起於1948年11月東北人民政府在沈陽建立的商業專門學校,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所專門商科高校。1953年,東北商業專科學校合入東北財經學院。1958年,東北財經學院、沈陽師範學院的部分科係與沈陽俄文專科學校合並,組建成遼寧大學,朱德同誌親筆題寫了校名。
學校現有各類在校學生35451人,其中本科生18135人(二學位255人),碩士研究生7869人,博士研究生949人。現有教職工2551人,其中專任教師1634人。有博士生導師318人,碩士生導師974人。有雙聘院士4人(特聘院士2人),國家級人才項目入選者14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級青年人才項目入選者5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3人;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入選者54人;國家級和省級黃大年式教師團隊3個,國家級和省級教學團隊11個,國家級和省級教學名師31人。
學校設有31個學院,69個研究院;有本科專業78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1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6個;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9個,MBA(工商管理碩士)、MPA(公共管理碩士)、JM(法律碩士)等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24個;有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工商管理、中國語言文學、哲學、法學、化學、統計學、中國史、物理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和馬克思主義理論1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有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統計學、工商管理、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哲學8個博士後流動站;有世界經濟、國民經濟學和金融學3個國家重點學科,應用經濟學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法學、工商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統計學6個一級學科入選遼寧省一流學科建設A類行列。
學校“經濟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入選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馬克思主義學院入選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有國家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國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高校輔導員培訓與研修基地、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轉型國家經濟政治研究中心,有4個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1個民政部政策理論研究基地、1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一帶一路”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2個CTTI來源智庫。學校是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級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首批國家級創新創業學院建設單位,有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省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5個省級智庫、19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省級工程實驗室、3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3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4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6個省級研究生聯合培養示範基地、2個省級研究生創新與學術交流中心。
學校公共服務體係較為完善,設有圖書館、校史館、檔案館、曆史博物館、自然博物館等。圖書館總麵積達4萬平方米,館藏文獻366萬冊(件),其中古籍善本書800餘種,是國務院批準的“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是聯合國出版署指定的聯合國文件托存圖書館。曆史博物館、自然博物館珍藏2000餘件文物和2萬餘號生物標本。
學校積極推進國際化辦學,建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2個,與27個國家的134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培養長期留學生18000餘人,短期留學生4900餘人;精心打造孔子學院品牌,分別與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國立大學、塞內加爾達喀爾大學共建孔子學院。
麵向未來,遼寧大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始終不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為把學校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具有鮮明區域特色的綜合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學而團結奮鬥。
(截至2022年12月末)
一、招生計劃
學校根據國家下達的招生計劃、社會需求和辦學條件,確定各學科(類別)、專業(領域)的招生人數。《遼寧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所公布擬招生人數僅供參考,具體招生人數將根據國家當年下達的招生計劃確定。
初試方式分為全國統一考試和推薦免試。《遼寧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所公布擬招生人數均包含接收推免生人數。推免生接收工作預計在2023年10月中下旬結束,屆時接收推免生公示信息可在學校研究生院網站查詢。各學科(類別)、專業(領域)均有招生計劃用於招收參加全國統一考試的考生。
二、推薦免試
根據教育部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有關規定,學校通過推薦免試方式接收全國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相關工作詳見《遼寧大學2024年接收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工作辦法》。
三、全國統一考試
(一)報考條件
1.報名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規定的體檢要求。
(4)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①國家承認學曆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曆教育等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錄取當年9月1日前必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曆學位認證書》,否則錄取資格無效。
②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曆的人員。
③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曆後滿2年(畢業後到錄取當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員,以及國家承認學曆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④已獲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曆或學位的人員。
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2.報名參加以下專業學位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按下列規定執行。
(1)報名參加法律(非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①符合1.中的各項要求。
②報考前所學專業為非法學專業。
(2)報名參加法律(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①符合1.中的各項要求。
②報考前所學專業為法學專業(獲得法學第二學士學位的人員可報考)。
(3)報名參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遊管理[代碼為125400]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①符合1.中第(1)、(2)、(3)各項的要求。
②大學本科畢業後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曆或大學本科結業後,達到大學本科畢業同等學力並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曆或學位後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相關考試招生政策同時按照《教育部關於進一步規範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見》(教研〔2016〕2號)有關規定執行。
3.報考非全日製研究生
2024年學校法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會計等專業類別繼續招收在職人員報考定向就業的非全日製碩士研究生,詳情見《遼寧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二)報名
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兩個階段。所有考生均須在規定時間內參加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逾期不再補辦。
在規定截止日期仍未被招生單位錄取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資格。已被招生單位錄取的推免生,不得再報名參加當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否則取消其推免錄取資格。
其他符合免初試資格(如在部隊榮立二等功以上退役人員等)的考生,應在國家規定的全國統考報名時間內登錄“全國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免初試、轉段)信息公開暨管理服務係統”報名。
1.網上報名要求
(1)報名時間及網址
參加全國統一考試考生的網上報名時間為2023年10月8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網上預報名時間為2023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考生應在規定時間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網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簡稱“研招網”)瀏覽報考須知,並按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報考點以及學校的網上公告要求報名。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上報名信息或重新填報報名信息,但每位考生隻能保留一條有效報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
(2)網上報名注意事項
①考生進行網上報名時需認真閱讀擬選擇報考點及其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發布的網上公告及相關說明。應屆本科畢業生原則上應選擇就讀學校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其中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也可選擇教學點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其他考生應選擇工作所在地或戶籍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
②考生報名時隻能填報一個招生單位的一個專業。
③報名期間“研招網”將對考生學曆(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上網查看學曆(學籍)校驗結果。
未能通過學曆(學籍)網上校驗的考生,應在網報時間段內及時核對、更正相關錯誤報名信息;如需到權威機構進行學曆認證的,須及時進行學曆認證並確保報名信息填報正確。
④符合《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第五十二條規定條件並申請享受照顧政策的工作單位和戶籍在國務院公布的民族區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業單位為原單位的少數民族在職人員考生,須在網上報名時按要求填報相關信息,並如實填寫少數民族身份及定向就業少數民族地區。報考點對相關考生資格進行初審,學校在複試(含調劑)前進行複審。
符合《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第六十二條規定條件並申請享受初試加分政策的考生,須在網上報名時按要求填報相關信息。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進行審核。
未按規定申報的,不享受相應照顧或加分政策。
⑤考生應當認真了解並嚴格按照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選擇填報誌願並選擇報考點。因不符合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造成後續不能網上確認、考試(含初試和複試)或錄取的,後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⑥考生應當按要求準確填寫個人網上報名信息、所受獎懲情況並提供真實材料。考生因網報信息填寫錯誤、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含初試和複試)或錄取的,後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⑦考生網上報名成功後,應通過定期查閱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報考點、學校官方網站等方式,主動了解網上確認、考試安排及注意事項,積極配合完成相關工作。
⑧考生應當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2.網上確認要求
(1)網上確認時間及提交材料
①網上確認時間由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根據國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區報考組織情況自行確定和公布。具體確認工作由相關報考點組織實施。
②考生網上確認時應當積極配合報考點,根據核驗工作要求提交有關補充材料。具體要求見網上報名時所選擇報考點的網上公告。
(2)網上確認注意事項
①所有考生均應當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並確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後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後果由其自行承擔。
②考生應當按報考點規定配合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三)考生報考資格審查
考生報名前需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s://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曆(學籍)信息。查無信息的,須與教育部學生服務與素質發展中心(原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谘詢與就業指導中心)聯係進行學曆(學籍)認證;已在國(境)外獲得學曆學位證書的,應取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曆學位認證書》。相關權威機構出具的認證報告(書、材料),需在2023年10月26日前交我校核驗,不能按時提交的將影響考生初試,後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報名結束後,學校對考生報考信息進行全麵審查,重點核查考生填報的學曆(學籍)信息。對學曆(學籍)信息無疑問且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準予考試,否則可不準予考試。
(四)招生考試
1.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分初試和複試。
2.初試地點和時間:考生按照所選擇報考點的要求到指定地點參加考試。
(1)考生應當在考前十天左右,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準考證》使用A4幅麵白紙打印,正、反兩麵在使用期間不得塗改或書寫。
(2)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參加初試和複試。
(3)初試日期和時間:2023年12月23日至24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3.複試時間、地點、內容、方式、成績使用辦法、組織管理等由學校按教育部、省級招生考試管理機構有關規定自主確定。複試前學校按照教育部、省級招生考試管理機構的相關規定和政策製定複試錄取工作辦法和調劑工作辦法,通過教育部指定網站和學校研究生院網站公布。
(1)複試時學校加強對考生的身份審核及享受照顧(含加分)政策的資格審核,對不符合規定條件者,不予複試。
少數民族考生身份以報考時查驗的身份證為準,複試時不得更改。少數民族地區以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布的《全國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簡表》為準。
對學曆(學籍)信息有疑問的考生,須在學校規定時間內提供相關權威機構出具的認證報告(書、材料)。考生學曆(學籍)信息無法在教育部指定網站查詢且無法提供權威機構出具認證報告(書、材料)的,學校可取消其複試資格。
(2)對以同等學力身份(以報名時為準)參加複試的考生、成人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複試時尚未取得本科畢業證書的自考和網絡教育考生,在複試中須加試兩門與報考專業相關的本科主幹課程。加試方式為筆試,加試科目具體見本章程附件三《遼寧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專業複試及同等學力加試考試內容說明》。參加法律(非法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或旅遊管理[代碼為125400]專業複試的考生暫不加試。
(3)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會計碩士、旅遊管理碩士[代碼為125400] 、圖書情報碩士和審計碩士的思想政治理論考試由學校在複試中進行,成績計入複試總成績。
(4)外國語聽力及口語測試均在複試中進行,由學校組織,成績計入複試總成績。
(5)各學科(類別)、專業(領域)複試考核內容具體見本章程附件三《遼寧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專業複試及同等學力加試考試內容說明》。
四、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
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是保證入學新生質量的重要工作環節,其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現實表現。在複試的同時學校組織進行此項考核工作,對於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擬錄取名單確定後,學校向考生所在單位函調人事檔案(或檔案審查意見)和本人現實表現等材料,全麵考查其思想政治和品德情況。函調的考生現實表現材料,須由考生本人檔案或工作所在單位的人事、政工部門加蓋印章。
五、錄取
在學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按照教育部有關招生錄取政策規定及省級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的補充規定,根據學校招生計劃、複試錄取辦法以及考生初試和複試成績、思想政治表現、身心健康狀況等擇優確定擬錄取名單。
考生的錄取類別分為非定向就業和定向就業,非全日製研究生的錄取類別隻能為定向就業。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應當在被錄取前與學校、用人單位分別簽訂定向就業合同。
考生因報考碩士研究生與所在單位產生的問題由考生自行處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複試或無法錄取,學校不承擔責任。
考生體檢工作由學校在新生入學時組織進行。體檢標準根據《殘疾人教育條例》和《教育部辦公廳衛生部 辦公廳關於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等文件規定,參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關於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教學〔2003〕3號)要求和學校有關規定執行。
六、學費及獎、助學金製度
學術學位研究生學費為每生每年8000元,專業學位研究生學費標準依據備案標準執行,具體參見學校計劃財務處網站教育收費公示。
學校對全日製非定向就業研究生(不含定向就業研究生)實行獎、助學金製度:
1.國家獎學金:國家獎學金額度為每生每年20000元,學校根據國家下達獎勵計劃,按照評選規則進行評定。
2.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金額度為每生每年6000元,在校的全日製非定向就業研究生可獲得國家助學金。
3.學業獎學金:碩士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分為一等和二等兩個等級,一等獎學金每生每年8000元,二等獎學金每生每年5000元,資助比例約為40%,在校的全日製非定向就業研究生可申請參評學業獎學金。
七、其它事項
1.因招生專業結構性限製,根據教育部相關要求學校2024年所有招生專業均不招收單獨考試考生。
2.現役軍人申請或報考碩士研究生的由軍隊相關部門製定有關辦法,申請人或考生應事先閱讀了解有關要求,按規定填報報考信息。
3.申請人或考生應及時關注研究生院及培養單位發布、發送的相關文件、通知,因申請人或考生個人疏忽等原因造成的一切後果由其本人承擔。
4.未盡事宜按《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等上級有關政策文件執行。
5.若上級部門在本年度出台新的招生政策,學校將作相應調整並進行公告。
八、招生信息、谘詢、聯係方式
學校不舉辦任何形式的beplay中心錢包體育錢包輔導。學校的招生信息均進行網上公布,招生專業目錄、初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複試內容說明、複試錄取辦法、擬錄取名單等均可在遼寧大學研究生院網站查詢。
研究生招生辦公室聯係方式:
聯係電話:024-62202349 傳真:024-62202715
通訊地址:沈陽市皇姑區崇山中路66號博遠樓108室
郵政編碼:110036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