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位個性鮮明的人物,四幕、一萬多字的劇本,十幾次反複修改……寧波財經學院象山影視學院表演專業的大二學生蔡先語以醫護人員和平凡民眾為人物原型,創作的劇本《江城疫事》經過同學們一段時間的“雲排練”終於完成了“雲演繹”。這也是該校表演專業《話劇表演》網絡課程的一次大作業。

這出隔空完成的“雲話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武漢老弄堂裏的抗疫故事,展示了疫情之下普通民眾的生活百態。
“這個劇本的創作靈感來源於網絡上那些疫情期間發生的感人故事。我們想通話劇這樣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一個真實平凡但感人至深的普通故事。”而編劇蔡先語口中這個“普通故事”的創作卻是一波三折,“《江城疫事》的人物設置、背景構想、設置矛盾衝突點都經曆了長時間的反複琢磨。短短半個多小時的故事在老師的指導下反複修改了十幾稿。”
話劇的主創們對於這次特殊的表演經曆也有著很深的感觸。蔣鎏超在劇中飾演主角的父親老方“人物設定中老方是一個65歲的老年人,因為‘雲排練’不能有太多肢體語言去演繹這個人物,大部分都是依靠台詞去表現,對我台詞功底的考驗非常大。”蔣鎏超說為了演好比自己實際年齡大四十幾歲的老年人,他每天都要花幾個小時反複練習台詞,“控製情緒、節奏、斷句甚至是氣息。”
提起“雲排練”李響直呼“太難了”,因為隔空演繹,沒有臨場的感覺再加上網絡信號的延遲,同學們需要多加揣摩、練習並多次錄製才能達到正常表演的效果。
“這個劇本真實地還原了當下的疫情與社會生活,發生在劇中人物身上的故事也是當前人們的真實寫照,我們希望這個話劇能夠引導人們正確地看待當前的防控形勢,保持良好、積極的心態。”周佳懿說,除了自己扮演角色的戲份外,劇本她前前後後看了不下十遍,“這樣才能更好地入戲”。
“全班一起在線上討論和豐富劇本,大家群策群力,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這個感覺太棒啦!”李雪萌說,這次網課大作業讓她收獲滿滿。
“這出話劇是課程教學效果的一次反饋,同學們在無數次打磨劇本和線上排練的過程中不但鍛煉了專業能力,也在揣摩和演繹角色的過程中融入了抗疫精神,厚植了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任課老師張睿格說,“希望大家通過這個平凡的故事,感受到全國人民眾誌成城抗擊疫情的決心。”(王軼群、連萌)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