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全麵發展,掌握本學科比較寬廣的基礎理論與係統的專業知識,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能力,在科學研究和專門技術上做出創造性成果的高級體育人才。
二、學製
非定向博士生:三年;定向博士生:四年。
三、報考方式:
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分為普通招考和申請-考核兩種。
1.普通招考:麵向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進行考試選拔。考生須參加我校統一組織的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分為初試和複試),擇優錄取。
2.申請-考核:具體要求見2021年修訂的《上海體育學院博士研究生“申請—考核”製招生辦法》(見附件1)。參加“申請-考核”的考生可同時報名參加普通招考,按照對應的招生方式和錄取原則進行錄取。
四、報考條件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祖國,願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遵紀守法,品行端正。
2.身體和心理健康狀況符合國家規定的體檢要求。
3.學曆要求(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①已獲國家承認的碩士學位的人員。
②國家承認學曆的應屆碩士畢業生,須在入學前取得國家承認的碩士學位。不含非學曆教育的在職碩士研究生,如在職體育碩士、高師班等在讀學員等。
③符合下列條件的同等學力人員。獲得國家承認學曆的學士學位後工作6年以上(含六年,從獲得學位至2022年9月1日),並同時具備以下條件者:獲得碩士學位培養單位研究生課程班結業證書及成績證明;近五年內(2017年01月01日-2021年12月31日)在與報考專業相關的中文核心期刊上至少發表五篇論文(第一作者)、或有正式出版的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專著(須有兩位專家的書麵學術水平證明)、或近三年內(2019年01月01日-2021年12月31日)有省部級科研成果獎(排名前三位)或省部級課題(課題主持人)。
4.年齡一般不超過45周歲(1977年9月1日後出生)。
5.有兩名與報考學科相關的副教授(或相當職稱)以上的專家推薦。
6.現役軍人報考博士生按解放軍總政治部有關規定辦理。
7.持(國)境外碩士學位證書的考生需提供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的學曆證明。
五、“申請-考核”製報名要求
根據《上海體育學院博士研究生“申請—考核”製招生試行辦法》(2021年修訂版)文件要求,請考生將申請材料電子版在報名係統中上傳,紙質版材料在12月5日前送達或寄至上海體育學院研究生招生辦公室(為便於妥善接收,請用順豐或EMS快遞至:上海楊浦區長海路399號 綠瓦大樓1001室 研招辦 俞老師收,電話:021-65508093,郵編200438,注:因選擇其他快遞公司造成文件不能按時送達或丟失等,後果由考生自行承擔)。注:科研成果及獲獎情況一覽表僅限填寫符合“申請—考核”製招生要求的成果即可。
六、參加普通招考的考生接到複試通知後需準備以下材料,並於複試時提供(按序號順序裝訂)
1.《上海體育學院報考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登記表》(A4紙打印),簽署姓名。
2.身份證複印件(應屆研究生同時還需要提供學生證複印件)。
3.本科(大專)學曆、研究生學曆及學位證書(應屆生提供學生證)複印件。
4.最高學曆(研究生或本科)成績登記表。
5.專家推薦書(兩位專家各填一份)(附件2)。
6.科研成果及獲獎情況一覽表(附件3)。
7.報考定向培養的申請者需提交申請者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出具的同意報考證明(附件4)、同意脫產學習證明(附件5)各1份;報考非定向培養的非應屆在職申請者需提供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出具的離職證明(附件6)。申請者與所在單位因報考問題引起糾紛而造成不能被錄取的後果,招生單位不負責任。
8.同等學力資格報考考生除提供以上材料外,還須提供學士學位證書複印件、研究生課程班結業證書複印件及研究生課程班成績登記表。
9.3000字以上的科研設想,重點說明某一個研究領域科研設想的學術理論性、創新性,複試時提交專家組。
10.碩士學位論文全文及碩士學位論文評議書複印件(應屆碩士畢業生提供開題報告、論文詳細摘要和目錄)(同等學力考生提交本人為主持人的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結題報告或符合條件的科研成果證明)。
七、費用
1.報名費:250元,報名係統內通過安心付平台直接繳納
2.學費:10000元/學年
八、網上報名事項
1.報名時間:
“申請-考核”製網上報名日期:2021年11月26日-12月5日
普通招考網上報名日期:2021年12月15日—31日
2.報名係統: 登錄網址:http://yjszs.sus.edu.cn/,(建議使用360急速模式或IE 10版本以上瀏覽器)進入上海體育學院研究生招生平台,點擊“博士報名查詢係統”。報名期間網絡平台24小時開放。(具體流程見附件7)
九、注意事項
1.報名“申請-考核”製考生,請自行確認報名條件,因不符合材料要求或麵試不合格者,報名費恕不予退回。報考“申請-考核”製考生也可參加普通招考,需再次繳納報名費。
2.考生需認真閱讀報考條件,因不符合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造成後續不能考試、複試、錄取的,後果由考生本人承擔;考生因網報信息填寫錯誤、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複試、錄取的,後果均由考生本人承擔。
3.普通招考準考證領取:具體安排見我校研究生處官網通知。
4.體檢:新生報到後統一安排。
5.為了支持博士研究生順利完成學業,我校設國家助學金、國家獎學金、學業獎學金、新生獎學金。
6.招生工作期間的政策和規定按教育部及國家有關部門最新文件執行。本章程公布後,若上級部門在2022招生年度出台新的政策,我校將做相應調整,並及時在網上予以公布。
7.根據疫情防控形勢的要求,我校可對招生工作方案做相應調整,並及時在網上予以公布。
8.請考生密切關注我校研究生處網頁招生信息和微信公眾號“上體研究生處”發布的信息。
9.聯係方式:上海體育學院研究生招生辦公室,俞老師021-65508093 yzb@sus.edu.cn
十、考試事宜
1.普通招考考試日期: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2.考試科目詳見下文。英語考試不含聽力部分;每科考試時間均為3小時。
3.同等學力考生參加政治理論及兩門碩士學位課程,均為筆試。政治理論考試時間、地點另行通知。加試的兩門科目在複試期間進行。
4.複試:時間另定,請實時關注我校研究生處官網通知。
十一、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考專業、研究方向、招生導師信息表
所屬學院 |
專業代碼 |
方向序號 |
專業方向 |
導師姓名 |
招收申請考核製 |
擬招生人數 |
武術學院 |
040304 |
1 |
民族傳統體育曆史與文化 |
郭玉成 |
是 |
2 |
2 |
武術文化與社會 |
戴國斌 |
1 |
|||
3 |
競技武術科學化訓練 |
薑傳銀 |
1 |
|||
4 |
運動促進健康 |
朱東 |
1 |
|||
5 |
傳統養生與健康促進 |
劉靜 |
1 |
|||
6 |
傳統體育與健康促進 |
王震 |
1 |
|||
7 |
武術教育與競技 |
趙光聖 |
1 |
|||
經濟管理學院 |
0403Z1 |
1 |
體育產業、體育旅遊 |
李海 |
是 |
1 |
2 |
體育管理 |
劉東鋒 |
是 |
1 |
||
3 |
體育產業 |
黃海燕 |
是 |
2 |
||
4 |
體育經濟與管理 |
楊倩 |
是 |
1 |
||
5 |
體育消費行為及其神經機製 |
吳殷 |
1 |
|||
6 |
體育運營管理 |
宋昱 |
是 |
1 |
||
7 |
體育健康促進管理 |
吳堅 |
是 |
1 |
||
8 |
體育管理、體育產業 |
陳曉峰 |
1 |
|||
9 |
體育產業經營與管理 |
劉兵 |
1 |
|||
10 |
體育產業經營管理 |
周良君 |
1 |
|||
11 |
體育健康管理 |
董傳升 |
1 |
|||
12 |
體育服務與公共管理 |
王玉珠 |
1 |
|||
13 |
體育賽事與體育旅遊 |
楊濤 |
1 |
|||
體育教育訓練學院、中國乒乓球學院 |
040303 |
1 |
體能訓練理論與方法 |
高炳宏 |
是 |
1 |
2 |
基礎階段學校體育 |
舒盛芳 |
是 |
1 |
||
3 |
競技體育組織與管理 |
吳貽剛 |
1 |
|||
4 |
運動訓練 |
韓冬 |
1 |
|||
5 |
新時代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與高水平運動隊管理 |
邵斌 |
1 |
|||
6 |
足球運動理論與實踐 |
龔波 |
是 |
1 |
||
7 |
訓練理論與實踐 |
王德新 |
1 |
|||
8 |
運動健康促進 |
張慶文 |
1 |
|||
9 |
運動訓練一般理論 |
馬海峰 |
1 |
|||
10 |
適應體育促進身心健康的效益與機製 |
吳雪萍 |
是 |
1 |
||
11 |
學校體育 |
唐炎 |
是 |
2 |
||
12 |
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與健康促進 |
王麗娟 |
1 |
|||
13 |
乒乓球曆史文化 |
李榮芝 |
是 |
1 |
||
14 |
動作技能與動作發展 |
蔡玉軍 |
是 |
1 |
||
15 |
體育與健康教育 |
劉陽 |
是 |
1 |
||
16 |
青少年健康促進 |
李有強 |
是 |
1 |
||
17 |
人體運動的動作與能量代謝 |
黎湧明 |
是 |
1 |
||
18 |
運動員體能提升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
王然 |
是 |
1 |
||
19 |
運動與健康促進 |
毛麗娟 |
1 |
|||
20 |
體育教育訓練學 |
肖丹丹 |
1 |
|||
21 |
運動訓練科學化研究和評價 |
苑廷剛 |
1 |
|||
22 |
體育教育訓練理論與方法 |
樊蓮香 |
1 |
|||
休閑學院、傳媒與藝術學院 |
040301 |
1 |
休閑體育 |
王紅英 |
1 |
|
2 |
體育曆史與文化 |
鄭國華 |
是 |
1 |
||
3 |
全民健身理論與實踐 |
盧文雲 |
是 |
2 |
||
4 |
全民健身與社會發展 |
鄭家鯤 |
是 |
1 |
||
5 |
體育倫理與管理 |
龔正偉 |
是 |
1 |
||
6 |
奧林匹克研究 |
凡紅 |
1 |
|||
7 |
體育可持續發展 |
邵桂華 |
1 |
|||
8 |
社會發展與體育參與 |
滿江虹 |
1 |
|||
9 |
體育治理、公共體育體育服務、全民健身 |
謝正陽 |
1 |
|||
10 |
體育社會學 |
張曉麗 |
1 |
|||
11 |
體育文化與藝術傳播 |
杜友君 |
1 |
|||
12 |
體育文化學 |
路雲亭 |
是 |
1 |
||
13 |
體育傳播與健康傳播 |
張盛 |
是 |
1 |
||
14 |
體育傳播 |
張業安 |
是 |
1 |
||
15 |
體育新聞傳播 |
魏少華 |
1 |
|||
運動科學學院 |
0403Z5 |
1 |
運動康複學 |
陳佩傑 |
是 |
2 |
2 |
運動與骨健康、骨質疏鬆 |
鄒軍 |
是 |
1 |
||
3 |
運動心肺康複 |
吳衛兵 |
是 |
1 |
||
4 |
運動對慢病的幹預 |
劉向雲 |
是 |
1 |
||
5 |
動作控製的本體感覺機製及其在運動損傷預防與康複 |
韓甲 |
是 |
1 |
||
6 |
運動神經肌肉控製 |
王琳 |
是 |
1 |
||
7 |
疼痛康複 |
王雪強 |
是 |
1 |
||
040302 |
1 |
運動免疫學 |
陳佩傑 |
是 |
1 |
|
2 |
體育運動與健康促進 |
張春華 |
1 |
|||
3 |
運動與代謝性疾病 |
劉宇健 |
是 |
1 |
||
4 |
身體活動與健康促進 |
曹振波 |
是 |
1 |
||
5 |
運動與健康促進 |
莊潔 |
是 |
1 |
||
6 |
運動內分泌 |
王曉慧 |
是 |
1 |
||
7 |
特殊環境與運動能力調控 |
高炳宏 |
是 |
1 |
||
8 |
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 |
朱琳 |
1 |
|||
9 |
運動營養和運動員機能評定 |
邱俊 |
1 |
|||
10 |
運動生物力學 |
劉宇 |
是 |
1 |
||
11 |
生物力學 |
傅維傑 |
是 |
1 |
||
12 |
醫工結合生物力學 |
王少白 |
是 |
1 |
||
13 |
人體運動的生物力學建模及仿真 |
郝衛亞 |
1 |
|||
14 |
體工結合生物力學 |
王新 |
1 |
|||
15 |
運動、營養與代謝疾病康複 |
王茹 |
是 |
1 |
||
16 |
運動醫務監督與反興奮劑 |
徐昕 |
是 |
1 |
||
17 |
糖尿病運動康複 |
肖衛華 |
1 |
|||
18 |
運動營養與肌少症防治 |
史仍飛 |
是 |
1 |
||
19 |
運動減肥與代謝重塑的分子機製 |
郭亮 |
是 |
1 |
||
20 |
慢病防治運動處方研究;科學訓練監控 |
張漓 |
1 |
|||
心理學院 |
21 |
運動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方法 |
周成林 |
是 |
2 |
|
22 |
運動認知心理學 |
王小春 |
是 |
1 |
||
23 |
閾下運動信息加工過程及機製 |
李安民 |
是 |
1 |
||
24 |
運動技能學習與控製 |
任傑 |
1 |
|||
25 |
運動心理學 |
張劍 |
是 |
1 |
||
26 |
適應體育促進身心健康的效益與機製 |
吳雪萍 |
是 |
1 |
||
27 |
運動認知與知覺心理學 |
陳靜 |
是 |
1 |
||
28 |
認知心理學 |
莊捷 |
1 |
|||
29 |
動作理解和動作預期的加工機製 |
陸穎之 |
是 |
1 |
||
30 |
運動對腦可塑性研究 |
杜小霞 |
是 |
1 |
||
31 |
情緒體驗與調控 |
桑標 |
1 |
|||
運動科學學院 |
0403Z2 |
1 |
運動生物力學 |
劉宇 |
是 |
1 |
2 |
人工智能 |
盛斌 |
1 |
注:以上擬招生人數僅供參考,實際錄取人數將根據國家當年下達規模數和考生報考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導師簡介詳見本站網頁及各學院網頁。
十二、各專業考試科目內容
序號 |
專業代碼 |
專業名稱 |
外語 |
科目一內容 |
科目二內容 |
1 |
040303 |
體育教育訓練學 |
1001 英語 |
2301運動生理學 |
3301體育教育與運動訓練理論 |
2 |
040304 |
民族傳統體育學 |
2301運動生理學 |
3401武術理論 |
|
3 |
040302 |
運動人體科學 |
方向序號1-20:2201解剖學(含運動解剖學) |
方向序號1-9:3201生理學;方向序號10-14:3204運動生物力學;方向序號:15-20:3205生物化學 |
|
方向序號21-31:2401心理學原理與方法 |
方向序號21-31:3203運動心理學(含心理研究設計) |
||||
4 |
0403Z5 |
運動康複學 |
2201解剖學(含運動解剖學) |
3209運動康複綜合 |
|
5 |
0403Z2 |
體育工程學(含體育人工智能) |
方向序號1:2201解剖學(含運動解剖學) |
方向序號1:3204運動生物力學 |
|
方向序號2:2202線性代數 |
方向序號2:3206程序設計 |
||||
6 |
0403Z1 |
體育管理 |
2101社會學 |
3501管理學(含體育管理) |
|
7 |
040301 |
體育人文社會學 |
2101社會學 |
方向序號1-10:3101體育理論;方向序號11-15:3102體育新聞傳播 |
十三、初試科目大綱及部分參考書目
1001英語:大學英語六級及以上水平。
2101社會學:社會學的概念及學科特點;社會學的方法論;社會學的代表性理論及人物;社會學的主要研究方法;個體、角色、社會化、社會互動;組織與群體;社區;社會設置;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文化(傳媒、日常生活、休閑娛樂、健康等);社會失範、社會問題、社會控製、社會治理;社會變遷、社會轉型(全球化、現代化、城市化等);中國社會與文化;中國特色社會學。參考書目: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
2201解剖學(含運動解剖學):運動解剖學部分:以骨、關節、肌肉的機能特征為主線,結合運動訓練實踐及運動損傷預防闡述其結構、變化及機理;係統解剖部分:結合運動能力的提高及健康促進闡述人體各器係基本結構、變化及機理;《運動解剖學》結合其他學科研究的現狀、方法、存在問題及展望。參考書目:1、柏樹令、應大君主審,丁文龍、劉學政主編.係統解剖學(第九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年;2、李世昌主編.運動解剖學(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2202線性代數:行列式的性質和行列式按行(列)展開定理;矩陣及其運算;逆矩陣,伴隨矩陣,分塊矩陣;矩陣的初等變換,初等矩陣,矩陣的秩;向量組及其線性組合;向量組的線性相關性;向量組的最大無關組和秩;向量空間,基,維數和坐標;向量的內積,正交性;Schmidt正交化方法;Cramer法則;線性方程組解的性質和解的結構;齊次線性方程組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條件,基礎解係;非齊次線性方程組有解的充分必要條件,通解;矩陣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相似矩陣,矩陣的相似對角化;實對稱矩陣的相似對角化;二次型及其矩陣表示;合同變換與合同矩陣,慣性定理;用正交變換化二次型為標準形;正定二次型與正定矩陣。參考教材:同濟大學數學係編.工程數學.線性代數(第六版).高等數學出版社.2014年。
2301運動生理學:骨骼肌機能;血液循環;呼吸;能量代謝與體溫;本體感覺器官和前庭位覺器官的功能;神經係統的功能;內分泌機能;運動技能的形成;身體素質的生理學基礎及其訓練原則;運動過程中人體機能狀態的變化規律;運動機能的生理學評定;高原環境與運動能力;運動處方的生理學基礎;科學健身與訓練。參考書目:1、王瑞元、蘇全生主編.運動生理學(第一版).人民體育出版社.2012年;2、陸耀飛主編.運動生理學(第一版)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7年。
2401心理學原理與方法:研究心理學現象的科學方法;心理的神經機製;人的信息加工原理與機製;行為調節與控製理論與方法;人的心理特性理論與方法;認知和動作學習理論與方法;人格的測量理論與評價方法。參考書目:1、彭聃齡.普通心理學(第五版)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年;2、王甦,汪安聖.認知心理學(重排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3、郭秀豔.實驗心理學(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4、(美)迪米特洛夫(Dimitrov,D.M)著.王愛國等譯.心理與教育中高級研究方法與數據分析:從研究設計到SPSS.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5年。
3101體育理論:體育的基本概念;體育簡史(歐美國家體育發展史、中國體育發展史);體育的構成要素;體育的社會設置;體育與人;體育與社會;體育功能;體育的基本領域;奧林匹克運動;體育文化;體育社會熱點問題與體育治理;體育工作;體育公共政策。參考書目:周西寬.體育基本理論.人民體育出版社.2007年。
3102體育新聞傳播:
體育新聞傳播考綱(50%):體育精神傳播路徑研究/體育媒體從業者素質培養研究、乒乓球國際影響力提升研究、體育媒介經營管理研究、乒乓球國際影響力提升研究、體育節目傳播樣態研究、體育新媒體研究、體育傳播與全民健身、體育視頻製作與傳輸研究、體育VR研究。
新聞傳播考綱(50%):傳統媒體改革與轉型研究、新媒體輿情研究、數字媒體發展研究、媒體融合中的傳播內容創新研究、自媒體傳播特性研究、健康傳播研究、新形勢下宣傳工作研究、國際傳播研究、視頻創作研究、語言與藝術傳播研究。
參考書目:肖煥禹著.體育傳播學.人民體育出版社.2011年。
3201生理學:生理學研究任務、機體生理機能調節方式;細胞的基本功能;骨骼肌機能;血液;循環呼吸係統;能量代謝與體溫;尿的生成;感受器的生理特征、本體感覺器官和前庭位覺器官;神經係統的功能;主要內分泌腺及生理作用。參考書目:1、朱大年主審、王庭槐主編.生理學(第九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年;2、陸耀飛主編.運動生理學(第一版).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7年。
3203運動心理學(含心理研究設計):運動認知加工理論與方法;體育運動心理狀態理論與方法;體育鍛煉促進心理健康理論與方法;運動技能學習與控製理論與方法;心理技能訓練理論與方法;心理技術在體育運動中的應用與評價方法。認知心理、情緒心理、心理技能控製、社會認知心理等實驗設計;數據處理和統計方法等。參考書目:張力為,毛誌雄.運動心理學(第二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
3204運動生物力學:人體運動的運動學;人體運動的動力學;肌肉力學與肌力訓練的生物力學;生物力學研究方法與測量技術(運動學測量、動力學測量、人體測量、肌電圖測量);動作技術的生物力學分析;運動損傷的生物力學分析。參考書目:1、陸愛雲主編.運動生物力學(體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體育出版社.2010年;2、劉宇主編.人體運動生物力學.生物力學研究前沿係列.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8年。
3205生物化學:蛋白質、核酸的結構與功能;酶;糖代謝、脂類代謝及氨基酸代謝;生物氧化;物質代謝的聯係與調節;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質生物合成;基因表達調控;基因重組與基因工程;維生素與微量元素;分子生物學常用技術。參考書目:李剛、馬文麗編.生物化學(第三版).全國高等醫學院校教材.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3年。
3206程序設計:掌握C++的常量、變量和符號常量的使用方法;掌握C++的標準輸入流、輸出流的使用、以及格式化數字的輸出方法;掌握C++的關係運算符和關係表達式、邏輯運算符和邏輯表達式、以及條件運算的使用方法;掌握C++的基本語句的使用方法,包括賦值、If/else、switch、for、while、do…while、break和continue等語句,以及這些語句的嵌套使用;掌握在C++中實現三種基本結構的程序設計方法。掌握一維數組和二維數組的定義、初始化和使用方法;掌握數值型數組的應用,包括實現起泡法排序、選擇法排序和折半查找等功能的程序設計方法。掌握指針變量、指針運算符與地址運算符的使用方法;理解數組名的指針含義,掌握一維數組元素的指針訪問方式;掌握C++常用係統函數的使用方法(包括常用數學函數、隨機數產生器)。參考書目:1、譚浩強編著.C++程序設計(第3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年;2、張海龍,袁國忠譯.C++ Primer Plus .原書第6版.中文版.人民郵電出版社.2020年。
3209運動康複綜合:針對人體不同功能障礙的康複評定方法;常見骨骼肌肉係統疾病、神經係統疾病康複、心肺係統疾病、老年性疾病評定;解剖學(包括運動解剖學),生理學(包括運動生理學),病理學和病理生理學基礎,以及針對常見骨骼肌肉係統疾病、神經係統疾病、心肺係統疾病、老年性疾病的臨床應用。參考書目:1、張海峰、黃力平主編.康複評定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2、王國祥、王琳主編.運動損傷與康複.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3、韓甲主譯.肌肉測試與功能:姿勢與疼痛(譯自原書第五版)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年。
3301體育教育與運動訓練理論:體育教育理論和運動訓練理論各占50%的比重,體育教育理論和運動訓練理論的考試大綱分別如下:
體育教育理論:中外學校體育發展史;體育課程的基本理論與原理;體育教學的基本理論與原理;國外學校體育及學校體育熱點問題研究;《體育與健康》課程與教學改革實踐及熱點問題研究。參考書目:1、毛振明主編.體育教學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2、唐炎主編.學校體育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3、教育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義務教育、高中)。
運動訓練理論:競技體育與運動訓練概述;運動員培養係統;運動訓練的生物學基礎知識;運動訓練中的一般原則和專門原則;以訓練小周期為基礎的運動訓練安排;運動訓練的方法與手段;運動員的體能與體能訓練;運動員的技戰術能力與技戰術能力訓練;運動員的智力與心理訓練;運動訓練過程監控的理論與方法;各單項運動訓練理論與實踐;各單項運動各周期的訓練課計劃的製訂。參考書目:1、田麥久 等編.運動訓練學.體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年;2、高炳宏等譯.體能測試評估與指南.人民郵電出版社.2019年。
3401武術理論:武術史;武術基本理論;武術技術與技法;武術文化與傳播;武術教育與教學;武術訓練與競賽;傳統體育與健康;民族民間體育;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民族傳統體育學科與專業。參考書目:1、郭玉成主編.中國武術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2、郭玉成主編.武術諺語辭典.人民體育出版社.2020年。
3501管理學(含體育管理):知識點重在考查考生對管理學基礎知識掌握和體育管理實踐分析,要求考生懂管理知識,會識別、應用、分析和解決當前社會發展中的體育管理現象、矛盾和問題。考核內容:管理概念、管理對象與性質、管理思想及發展、管理基本原理、管理道德與社會責任、管理方法和具體職能等。考點(考試內容不僅限於以下考點):體育管理基本概念、對象與方法;管理理論在體育實踐中的應用;我國體育管理實踐、改革、發展與創新;體育現象的管理學解釋;國內外體育管理比較;體育管理案例分析;體育管理政策解讀等。考核評分:管理學基礎知識考點占50%;體育管理的實踐與應用占50%。參考書目(考察範圍不限於以下書目):1、周三多 主編.管理學----原理與方法(第七版).複旦大學出版社.2019年;2、張瑞林,秦春林.體育管理學(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附件【1.上海體育學院博士研究生“申請-考核”製招生辦法.pdf】附件【2.博考專家推薦書.doc】
附件【3.博考科研獲獎情況一覽表.doc】
附件【4.同意報考證明(定向培養考生提交).doc】
附件【5.同意脫產學習證明(定向培養考生提交).doc】
附件【6.同意離職證明(非定向培養的非應屆在職考生提交).doc】
附件【7.22網上報名流程.pdf】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 賓陽縣職業技術學校
- 貴港市民族職業技術學校
- 容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貴陽經濟技術學校
- 黔西市中等職業學校
- 哈爾濱市現代服務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哈爾濱市航空服務中等專業學校
- 哈爾濱市龍江旅遊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黑龍江醫藥衛生學校
- 黑龍江省林業衛生學校
- 南昌工業工程學校
- 南昌市第一中等專業學校
- 信豐中等專業學校
- 井岡山市旅遊中等專業學校
- 沈陽現代製造服務學校
- 沈陽市信息工程學校
- 沈陽市旅遊學校
- 陝西省商業學校
- 西安交通職業學校
- 韓城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四川省樂山市竹根職業中專學校
- 樂山市計算機學校
- 重慶市經貿中等專業學校
- 重慶市渝中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旅遊學校
- 重慶市立信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九龍坡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育才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涪陵區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輕工業學校
- 四川儀表工業學校
- 重慶市江南職業學校
- 重慶市醫藥學校
- 重慶財政學校
- 重慶市梁平職業技術學校
- 重慶市涪陵信息技術學校
- 沈陽市汽車工程學校
- 重慶中意職業技術學校
- 重慶萬州商貿中等專業學校
- 重慶市涪陵創新計算機學校
- 重慶鐵路運輸技師學院
- 重慶市武隆區職業教育中心
- 新安縣職業高級中學
- 黑龍江省貿易經濟學校
- 江西省醫藥學校
- 江西省信息科技學校
- 江西省化學工業學校
- 江西省民政學校
- 九江廬山西海藝術學校
- 贛州應用技術職業學校
- 南康區電子工業技術學校
- 贛州旅遊職業學校
- 吉安應用工程學校
- 吉安市特殊教育學校
- 上饒市信州理工學校
- 西安現代職業高中
- 廣州市信息技術職業學校
- 廣州市旅遊商務職業學校
- 廣州市幼兒師範學校
- 廣州市交通運輸職業學校
- 廣州市財經商貿職業學校
- 廣州市輕工職業學校
- 廣州市紡織服裝職業學校
- 廣州市僑光財經職業技術學校
- 廣州市黃埔職業技術學校
- 廣州市番禺區職業技術學校
- 廣州市花都區理工職業技術學校
- 廣州市增城區職業技術學校
- 廣州市增城區衛生職業技術學校
- 廣州市增城區東方職業技術學校
- 廣州市南沙區嶺東職業技術學校
- 珠海市新思維中等職業學校
- 廣州市貿易職業高級中學
- 廣州市海珠工藝美術職業學校
- 廣州市從化區職業技術學校
- 重慶市開州區巨龍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重慶市梁平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永川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龍門浩職業中學校
- 重慶市女子職業高級中學
- 重慶工商學校
- 新餘市中等專業學校
- 會昌中等專業學校
- 南康中等專業學校
- 上猶中等專業學校
- 龍南中等專業學校
- 上高中等專業學校
- 永新中等專業學校
- 東鄉機電中等專業學校
- 嫩江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學校
- 沈陽市藝術幼兒師範學校
- 瑞金中等專業學校
- 豐城中等專業學校
- 德興市職業中專學校
- 重慶市護士學校
- 重慶市體育運動學校
- 重慶市渝東衛生學校
- 貴州省交通運輸學校
- 南昌汽車機電學校
- 佛山市順德區中等專業學校
- 重慶市三峽水利電力學校
- 重慶市農業學校
- 重慶藝術學校
- 德安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分宜縣職業技術學校
- 江西省冶金工業學校
- 石城縣職業技術學校
- 黎川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黔西市水西中等職業學校
- 南昌鐵路保安中等專業學校
- 江西泛美藝術中等專業學校
- 重慶市南丁衛生職業學校
- 重慶市萬州電子信息工程學校
- 南昌向遠軌道技術學校
- 贛北電子工業學校
- 廣州市城市建設職業學校
- 樟樹市職業技術學校
- 佛山市順德區北滘職業技術學校
- 佛山市順德區陳登職業技術學校
- 廣州市荔灣外語職業高級中學
- 江西省交通運輸學校
- 江西省建設工程學校
- 江西省通用技術工程學校
- 江西省輕工業科技中等專業學校
- 重慶市萬州現代信息工程學校
- 重慶市巫山縣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雲陽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奉節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豐都縣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巫溪縣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北碚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商務學校
- 重慶市開州區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墊江縣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工藝美術學校
- 重慶市墊江縣第一職業中學校
-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工業管理職業學校
- 重慶市兩江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萬盛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潼南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光華女子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重慶市銅梁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璧山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涪陵第一職業中學校
- 重慶市城口縣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酉陽職業教育中心
-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綦江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忠縣職業教育中心
- 共青城市高科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九江市柴桑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大餘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餘幹縣英才職業學校
- 江西省遂川縣職業中學
- 撫州信息工程學校
- 贛州市軍科職業技術學校
- 上饒市信賴工藝美術學校
- 贛州現代科技職業學校
- 貴陽職業技術學院
- 密山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學校
- 黑龍江旅遊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 廣州市電子商務技工學校
- 都江堰市職業中學
- 紅河州特殊教育學校
- 黑龍江省伊春衛生學校
- 陝西省涇陽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重慶市交通高級技工學校
- 重慶交通運輸高級技工學校
- 重慶市工業技師學院
- 重慶市聚英技工學校
- 重慶市城市建設高級技工學校
- 重慶能源工業技師學院
- 共青技工學校
- 江西文理技師學院
- 大慶技師學院
- 南昌華中技工學校
- 共青鐵路工程技工學校
- 於都新長征技工學校
- 南昌當代藝術學校
- 重慶市萬州職業教育中心
- 江西上饒東南智慧技工學校
- 江西省石油技工學校
- 宜春市技術工人學校
- 江西新餘南鐵技工學校
- 廣州城建技工學校
- 重慶市藝才高級技工學校
- 上饒信工技工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