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17日,長春汽車職業技術大學興業富民固邊疆實踐團前往磐石市、長白朝鮮族自治縣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一行30餘名師生尋根烽起磐石,深植抗聯精神,厚培愛國情懷,踐行青春擔當;走進祖國邊陲小鎮訪民情、拓產業、看發展、促振興,聚力篤行,勵誌把青春“種”在祖國邊疆。
觸摸曆史:涵養白山鬆水間的愛國主義情懷
實踐團來到抗日英雄楊靖宇將軍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發祥地-磐石市,走進抗日鬥爭紀念館。
在副館長郭閣文和講解員的詳細講述中了解磐石兒女征戰長白臨海,南滿大地的英雄事跡和抗日戰爭中的重要角色。
走進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遺址,深入學習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的曆史地位和作用,深深地感受革命先烈舍生取義、忠貞報國的偉大的抗聯精神和民族氣節,見證艱辛而輝煌的奮鬥曆程,賡續紅色血脈,用黨的曆史經驗和實踐創造啟迪智慧,砥礪品格。
行走邊疆:訪尋升騰在祖國邊境的人間煙火
實踐團來到馬鹿溝鎮沿江村、南尖頭村、十八道溝村,大梨樹村、果園村開展走訪調研。
沿江村駐村第一書記徐世有、村書記鄭經春向實踐團介紹沿江村基本情況、產業發展情況。實踐團參觀了特色產業精釀啤酒加工廠,實地踏查了改造中的民宿建設情況,切實了解興業富民與人才回流的發展大局。
在駐村第一書記陳磊、村書記王洪傑的帶領下,實踐團深入田間地頭、攝影家驛站,詳細了解南尖頭村村容村貌及白靈菇產業發展狀況。
實踐團不畏烈日炎炎挖土豆、摘豆角,體悟山地農作物的種植情況。
在低保脫貧家庭走訪中,無處不躍動著勤勞的身影,在鴨綠江潺潺流水與歡聲笑語幸福的“和弦”中,感悟鄉裏山間的幸福與和諧。
駐村工作隊員郭琳,村書記陳軍為實踐團的同學們介紹十八道溝高山牧場的養殖業情況,並實地參觀了溫泉滑雪特色產業園項目。
在果園村,感受新農村氣象和朝鮮族民族民俗,參觀“石榴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聚力篤行:把青春“種”在祖國邊疆
實踐團來到長白口岸,在長白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執勤二隊隊長宮福金的帶領下參觀長白口岸,到口岸大橋中朝邊界線,感受佇立在莊嚴的口岸國門下五星紅旗飄揚著祖國的榮耀。
看32號界碑,訴說著戍邊先鋒守望長白的使命擔當。
深入國門紅色教育館,在長白縣委組織部幹教科講解中,與長白邊境管理大隊共同學習黨在長白的革命鬥爭和發展建設曆史,認識這座長白山南麓鴨綠江上遊依山傍水的邊陲小縣。
實踐團來到塔山革命烈士陵園,瞻仰長白革命曆史紀念碑,拜謁革命烈士,肅穆、獻花、鞠躬……
實踐現場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發抗聯精神研究成果的磐石市委黨校武淩宇老師以《賡續抗聯精神青春砥礪擔當》為題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現場教學;實踐團紛紛表示要銘記抗聯誌,賡續吉林情,勇築中國夢。
此次邊疆行學校與沿江村、南尖頭村、十八道溝村、大梨樹村、果園村5個邊境村駐村第一書記圍繞紅色教學、競賽調研、興邊富民、鄉村振興、民族團結、黨團隊一體化建設等方麵進行深入的交流探討。
簽署校地共建協議,並依托校地村共建,助力邊疆產業發展建設,進而實現人才共培、基地共建、成果共享、校村共贏。
據悉,此次校地共建活動得到了長白縣委組織部、長白縣團委、馬鹿溝鎮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長白縣委組織部農村工作科同誌參加了校地共建簽約活動。
跟著總書記腳步看吉林
長汽大學青年砥礪青春誌
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
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
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
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
聚力篤行
把青春“種”在祖國邊疆!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