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在全國上下學習貫徹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的熱潮中,長春光華學院非遺藝術團成立大會暨首場演出——前郭縣非遺藝術類精品項目展演於2023年10月18日在學校藝術劇場成功舉辦。
本次成立大會和展演活動由長春光華學院主辦,共青團長春光華學院委員會承辦,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協辦。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非遺處處長朱紅、原吉林出版集團總經理胡維革、吉林藝術學院藝術管理學院院長劉國偉、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非遺處吳瓔儒、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秘書長馮樹清、前郭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副局長孫廷建、前郭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齊曉玉、原長春光華學院校長劉貴富等領導蒞臨成立大會,長春光華學院董事長康啟鵬、黨委書記閆峰、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高海英、特聘教授孫桂林、特聘教授朱立春出席,學校各教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團總支書記、學生代表參加。成立大會由校團委書記楊鴻主持。
【校團委書記楊鴻主持成立大會】
學校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高海英在長春光華學院非遺藝術團成立大會上的致辭中表示,長春光華學院在23年的建設和發展中,不斷提升綜合實力和辦學水平的同時,認真履行文化傳承與創新職能,學校弘揚傳統文化、厚植家國情懷的思想和氛圍日益濃厚,在非遺的保護、研究等方麵也做了大量工作和創新實踐。未來,學校將努力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積極探索非遺傳承與現代大學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努力將其打造為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地域性文化品牌,為吉林省的文旅事業,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學校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高海英致辭】
現代教育學院張蒙作為學生代表在發言中分享了自己通過參加“墨穀逸香”在長高校大學生書畫聯展、優秀傳統文化活動月、千人漢服園遊會、端午節包粽子、中秋節做月餅、春節包餃子寫福聯、家書寄相思等活動,體驗到的學校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和濃濃的文化氛圍。通過學習馬頭琴文化曆史、實踐演奏等方麵的知識,體驗到非遺融入生活的樂趣。他向全校同學發出倡議: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守護者、傳承者、傳播者,肩負起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使命,在文化強國建設的偉大征程中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學生代表現代教育學院張蒙發言】
在大家熱烈的掌聲中,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非遺處處長朱紅、長春光華學院董事長康啟鵬共同為長春光華學院非遺藝術團揭牌。
【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非遺處處長朱紅、長春光華學院董事長康啟鵬共同揭牌】
本次藝術團首場演出暨前郭縣非遺藝術類精品項目展演,邀請到27位前郭縣蒙古族非遺傳承人,節目涵蓋民族樂器演奏、舞蹈、民歌等。熱烈奔放的馬頭琴齊奏、唯美悠揚的蒙古族長調、雄渾磅礴的呼麥演唱、柔韌有力的蒙古族舞蹈等具有民族特色的節目接連不斷。形式多樣的非遺節目向現場觀眾展示了來自前郭縣蒙古族非遺代表性項目的獨特魅力,是一場不可多得的文化盛宴。
【前郭縣吳偉丹(右)、王禹博(左)主持項目展演】
【馬頭琴齊奏《萬馬奔騰》】
【郭爾羅斯蒙古族婚禮歌《沙恩圖宴之歌》】
【蒙古族長調《讚馬》】
【四胡獨奏《戰馬》】
【烏力格爾《李豔榮定親》】
【蒙古族舞蹈《頂碗舞》】
【蒙古族英雄史詩《阿勇幹.散迪爾》】
【呼麥《草原吉祥讚》】
【郭爾羅斯蒙古族民歌《鳳陽高樂》】
【蒙古族舞蹈《安代情》】
長春光華學院非遺藝術團成立大會暨首場演出——前郭縣非遺藝術類精品項目展演成功舉辦,對於進一步加強 校地合作、搭建共享平台、堅定文化自信、助推文化繁榮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