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beplay2网页登录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推動新時代紀錄片創新發展 ——“紀錄片論文推選表彰活動”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的紀錄片創新發展”論壇在吉林藝術學院舉行
2023-07-09 17:05:00
吉林藝術學院

為進一步發揮紀錄片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推廣探索紀錄片研究與創作,2023年7月8日,“紀錄片論文推選表彰活動”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的紀錄片創新發展”論壇在吉林藝術學院現代劇場拉開帷幕。

本次活動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吉林藝術學院聯合主辦;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紀錄片研究中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紀錄片學術委員會、吉林藝術學院戲劇影視學院聯合承辦;《當代電視》《中國電視》《未來傳播》《吉林藝術學院學報》提供學術支持。

出席活動現場的領導和專家有: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範宗釵,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廣播電視藝術資料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王俊傑,吉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吉林廣播電視台黨組書記、台長許雲鵬,吉林藝術學院黨委書記張東航,黨委副書記、院長蘇威以及優秀紀錄片論文創作者代表。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範宗釵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廣播電視藝術資料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王俊傑


吉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吉林廣播電視台黨組書記、台長許雲鵬


吉林藝術學院黨委書記張東航


黨委副書記、院長蘇威

上午9時,紀錄片論文推選表彰活動正式開始。吉林藝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蘇威主持活動。本次論文推選活動旨在弘揚紀錄片文化,推動學術研究的深入發展。通過廣泛征集優秀的紀錄片論文,激發紀錄片創作者的研究熱情,進一步提升紀錄片的品質和影響力。推選出的“最佳論文”、“優秀論文”、“好論文”集結成《2019中國紀錄片優秀論文集》出版發行。這些論文以思想性、專業性、學術性為導向,思想深刻、觀點獨特,具有一定的時代前沿性、現實啟發性及學術影響力。會上還為紀錄片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頒發了聘書,並對“第二屆紀錄片論文征集推選活動”進行了發布,以期持續培育出更多的紀錄片優秀成果,進一步提升我國紀錄片研究的理論視野與思考深度。

隨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的紀錄片創新發展”論壇拉開序幕。全國頂尖紀錄片研究的專家學者和業界精英聚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的紀錄片創新發展”這一主題,高瞻新時代中國紀錄片發展新動向,繁榮中國紀錄片理論研究與創作,交流最新研究成果,互抒真知灼見。

中國視協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吉林藝術學院副院長鄒毅

中國視協紀錄片研究中心副主任、吉林藝術學院副院長鄒毅主持論壇。中國教育電視台副台長陳宏從曆史、世界、文化三個維度,立足重振東北老字號品牌的視角,探討紀錄片的文化功能;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楊乘虎在中國故事與中國式故事的異同中探索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紀錄影像,以美為媒,促進人類認知的共通與共識;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導演、製作人張旭聚焦時代要求、藝術追求與觀眾需求探討溫暖現實主義題材紀錄片的時代精神以及中國紀錄片人應有的紀實立場;中國電視藝術交流協會會長、中國廣播電視藝術資料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海明從虛擬現實紀錄片助推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角度為中國紀錄片創新發展提出良策;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教授趙曦從主體呈現、記憶建構、身份認同三個維度探討中華文明文化符號的影像表達;中國紀錄片網負責人、廣電新視點中心常務副主任張延利以守正創新為核心,探討紀實影像展示中華文明精神標識與文化精髓的時代命題;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電視紀錄片學術委員會常務副會長祖光從透視曆史、觀照現實的角度探討紀錄片的價值所在,凸顯人文價值作為紀錄片觀照未來的精神坐標。論壇交流切中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紀錄片創新發展的關鍵所在,具有很大的現實指導意義,為中國紀錄片的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

紀錄片作為重要的文化載體,擁有著豐富的表現力和強大的傳播力,肩負著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任。此次活動將進一步擴大中國視協紀錄片研究中心在全國藝術教育界、學術界的影響,助力中國視協與吉林藝術學院學術交流、理論研究、科研創作再上新台階。吉林藝術學院也將繼續把紀錄片打造成學院重要文化品牌,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貢獻吉藝力量。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