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助育人質量提升體係是我國高校十大育人體係之一。長春科技學院“咬定”助學不放鬆,拉長“解困-育人-成才-回饋”的線型助學鏈條,從物質、道德、能力、精神等四個維度著力構建全麵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成才型助學育人體係,長科人真正做到了助學、築夢、鑄人。
健全機製,將學子當“孩兒”
多年來,長春科技學院的助學體係建設常抓不懈。學院健全機製,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學生資助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做好學生資助管理工作,確保“專款、專賬、專人、專卡”。
學院實行“1+N”資助育人製度,嚴格落實“六到位、六確保”,即入學前政策宣傳到位,確保受助學生放心入學;新生報到及時關心到位,確保受助生家長安心回家;入學後家庭經濟狀況了解到位,確保受助學生認定建檔準確詳細;獎助金評選時準備、指導到位,確保評選工作公平公正;獎助金發放時信息審核到位,確保經費發放工作及時無誤;每年資助工作總結到位,確保科學化水平不斷提高。
2021年,河南省遭遇極端強降雨天氣,學校第一時間為60名河南籍受助學生每人發放1000元困難補助,送去關愛,力求將受助長科學子都當成“孩兒”。
拓展強化,把助學當“事兒”
為了強化拓展、抓緊壓實助學工作,學院采取宣傳方式多樣化策略。
學院利用線上多媒體平台,充分利用融媒體矩陣,發布國家獎助政策、資助政策講解及資助勵誌故事短視頻等內容,凸顯時代性、增強感染力、擴大宣傳覆蓋麵,幫助學生全麵、完整、準確了解國家資助政策;廣泛開展線下宣傳,通過新生錄取通知書發放政策宣傳手冊、擺放展板、接受學生谘詢、麵對麵宣講、深入受助學生家庭走訪慰問等多種形式宣傳國家資助育人政策,引導學生感知國家、社會、學校的關愛與期望,以推動資助宣傳工作健康發展。
學院高標準選配資助專職人員,打造“1+3”資助育人隊伍,以學生資助中心為軸,在學院、年級、班級分別建立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工作組和民主評議小組,組建發展型資助指導教師隊伍,通過政策理論、業務技能、網絡培訓、調研學習等分層遞進培訓模式,加強資助隊伍的理論水平、專業素養,提升學生資助管理服務水平。通過學生工作管理係統平台增加學生資助、困難認定、勤工助學等模塊,實現精準管理,做到經濟型資助築牢生活保障、發展型資助實現素質培養、成長型資助強化能力提升,打通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裏”,真正把助學工作當成大“事兒”。
創新模式,“漁”“魚”授受
長春科技學院創新助學模式,“扶困”與“扶智”“扶誌”相結合,采取感恩教育、誌願服務、社會實踐等形式,結合新生入學、獎助學金評審發放、畢業生離校等時間節點,公布資助熱線電話,成立“心燈”服務團,自主設置獎助學金和助學崗,開展愛黨愛國教育、“助學·築夢·鑄人”征文、“誠信教育主題月”“校友返校日”“自強之星”“感動長科新聞人物”評選等活動,鼓勵和幫助受助學生廣泛參加勤工助學、社會實踐、技能培訓、創新創業,使廣大學生能動手、會動手、出手就不凡。
於無聲處育人,於無形處育人。長春科技學院創新助學模式,“漁”“魚”授受,成效顯著。語言文化學院李宇佳榮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榮譽稱號。智能製造學院學生李勃璋、職業技術學院王欽、經濟與管理學院王科先後榮獲吉林省“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生命科學學院王萬良獲首批吉林省“雙創之星”,視覺藝術學院學生劉一衡獲“創新之星”稱號。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