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時期,長春光華學院全力為師生員工提供最有溫度的服務與保障
“要全力保障在校師生員工的生活需要,服務質量絕對不能打折。”這是長春光華學院幾乎每天在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工作例會上都要強調的一句話。
在封校管理的30多天裏,全校上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了眾誌成城、共克時艱的強大合力。後勤服務保障組更是在特殊時期用特殊堅守體現了特殊擔當。
聞令而動,逆行而上
接到封校管理通知的第一時間,後勤服務保障組聞令而動,立即召開部署會,統一思想,明確分工,落實到人,僅用一晚時間便成立了由307人組成的校園後勤服務保障隊伍。全體行政、保潔、食堂等人員積極響應、服從安排,主動克服家庭和生活困難,“舍小家、為大家”,不分晝夜堅守在後勤保障一線崗位上,用心用情服務師生。不斷完善並嚴格執行《物資進校園消殺程序》《垃圾外運製度》《疫情應急供餐方案》《後勤服務外包人員封校期間住宿方案》《後勤保障組日常清潔消毒通風製度》等,確保各項工作落嚴落實。
守土有責,共克時艱
分管校領導厲剛多次深入公寓、食堂、超市、水電暖值守現場、工作人員住宿場地等,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在校師生近萬人,食堂每天需用物資6噸多。長春市糧油蔬菜批發市場關閉時,他多方協調,從北京、山東、沈陽等地采購蔬菜,千方百計保障各項生活物資的正常供應,並嚴把食品安全關,確保師生就餐安全。
疫情期間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他多次到各校區食堂現場辦公,要求必須頂住壓力,堅持飯菜不漲價,一次性餐盒由平時收費改為免費,最大程度上保障師生權益。


為了嚴防“人傳人”“物傳人”,學校要求所有保供物資必須在校門外進行無接觸配送,每天的6噸多物資全部由食堂工作人員穿上防護服、戴好防護手套、防護麵具、N95口罩完成外、內包裝3次消殺後,從校外人力搬運至校內食堂,每天淩晨4:00開始做準備工作,一忙就是一天,一忙就是16個小時左右。


各食堂始終堅持以師生需求為導向,多渠道聽取師生意見建議,做好營養搭配,主動加班加點,努力讓在校師生員工“吃得好、吃得飽、吃得健康”,自己卻住在教室,睡在地鋪,不但沒有一句怨言,還經常想方設法哄孩子們開心。
麵對疫情防控複雜形勢,水電維修、環境消殺、垃圾清運、通風換氣……在“靜”的校園裏各處可見後勤服務人員“動”的身影。
後勤維修班29人24小時輪班值守,除了正常保證學校水、電、暖、物業運行,還承擔著除了食堂以外的物資搬運,如學生生活物資、防疫物資等,任勞任怨。


保潔隊伍平均年齡較高,幾十天和年輕人一樣吃住在教室,每天從早上5:00到晚上19:00一直忙碌著負責全校保潔、消殺、運送垃圾等。學校要求校內保潔人員與垃圾外運人員實現專人專崗設置,嚴格做到垃圾清理、垃圾轉運、住宿休息“三個無接觸”,他們一切聽從指揮,嚴格佩戴口罩、穿防護服等。天氣越來越暖了,一天下來,已經記不清衣服、褲子被汗水浸透了多少次。

甘於人後,勤於人先
越是危難時刻,越顯責任擔當。多日來,全體後勤人多點齊動、團結一心,為近萬名在校師生築起了堅強後盾。
4月5日晚18:30接到經開區商務局調撥捐贈的1200小箱和249大箱蔬菜,共計近30000斤。後勤維修班14人在後勤保障處副處長周曉亮和用電科科長陳元學帶領下,“全副武裝”做好個人防護,進行消殺、卸車,直到4月6日淩晨2:00結束,連續熬夜奮戰7.5小時,隻為保障同學們的“餐盒”。

4月9日晚南區變壓器開關突然被燒壞。沒有和原開關匹配的材料怎麼辦?後勤用電科立刻加大人力,連夜加班利用舊開關改造,曆時4個小時終於搶修完畢,保障了南區供水供電,保障了師生員工的正常學習和生活。
光華後勤人,就是這樣一支“隊伍”,默默無聞、不言苦累、無私奉獻,用實際行動為師生員工解決生活困難,以強烈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展現硬核擔當,讓全校師生員工享受到更有溫度、更顯力度的後勤保障。
(作者:高海英 周曉亮 曹紅梅 趙健)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