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河海大學:專業巡禮丨地質工程
2024-05-27 15:30:00
河海大學

  彙流致遠,學以築基

  在這裏

  河流湖泊成為你思考的脈絡

  每一滴水都蘊藏無限可能

  今天帶你一起走進

 河海大學

  “地質工程”專業

(1)專業沿革

  專業辦學曆史可追溯到1952年,1978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6年獲得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2003年獲地質工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2004年被評為河海大學品牌專業,2006年被評為江蘇省特色專業,2010年獲得一級學科博士點,2014年獲批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2016年獲批江蘇省高等學校重點專業,2018年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2019年地質工程本科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20年入選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目前本專業年招生規模在100人左右。

  ▲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地質技能大賽

  近5年,地質工程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江蘇省一流本科課程2門。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獲批教育部新工科項目1項,高等教育科學研究規劃課題1項,“十三五”江蘇省高等學校重點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係列教材1部,江蘇省高等學校重點教材1部。現有教育部地質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人,國家高層次青年人才計劃1人,寶鋼教育獎優秀教師1人。獲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賽銀獎1項和江蘇省賽一等獎、三等獎各1項,“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國賽銅獎1項和江蘇省賽金獎1項,“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國賽銅獎1項和江蘇省賽一等獎1項。

  ▲ 第十三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

  全國銅獎

(2)專業優勢與特色

  深入貫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專業培養定位由單純“地質為工程服務”轉向到“融合工程、人類活動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理念”,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充分重視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構建了“知識結構、工程實踐、創新能力”三維一體的培養模式,形成了課程教學、專業實踐和創新創業“三位一體”的工程素養培養體係;構建了“基礎實踐、專業實踐、工程實踐、創新實踐”+“校內實驗實訓、野外實習、現場實幹”的學校、野外、企業的“四級遞進+三平台”立體式實踐創新教學體係。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大力推動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人才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全麵落實課程思政要求,在課程設置和教材選擇方麵充分體現思政元素,將課程育人目標和專業育人目標全麵融合,實現思政元素“進教材、進課堂、進實踐、進作業、進考卷”。依托學校水利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雙一流學科支撐,在水利水電、環境領域專業辦學行業優勢和特色突出。

  ▲ 地質工程專業學生走進連島景區地質考察

(3)就業與服務麵向

  地質工程專業積極服務國家“大水利”建設,麵向國家水利水電行業及江蘇地方經濟建設,有機結合土木、環境、交通等領域,培養基礎厚、專業寬、創新能力強、發展後勁足的創新型和複合型高級地質工程專業技術人才。地質工程專業是河海大學水利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一流學科的重要支撐專業。

  ▲ 地質專業實習實訓

一句話講專業

美麗地球村的開拓者和守護神

學生培養

  地質工程專業致力於培養麵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麵發展,具有紮實專業基礎和專業技能,強烈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國際視野和麵向未來的高級專門人才。地質工程專業本科生要求掌握地質工程領域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水利及相關工程的基本概念,具有紮實的基礎理論、寬廣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學生畢業5年左右,具有從事資源地質勘察的初步能力和解決常見地質工程問題的基本能力,能在資源勘察、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管理等領域從事勘察與評價、管理和各類工程建設等方麵工作,具備工程師或與之相當的專業技術能力;能夠通過繼續教育或其他終身學習渠道增加知識和提升能力,為國內外地質工程相關事業服務。

▲ 地質專業實習實訓

  近三年學生升學、就業情況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江蘇省高等學校重點專業

  ▲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

  ▲江蘇省特色專業

  ▲依托水利、岩土、力學等國家重點學科,形成了具有交叉性和綜合性,行業鮮明的專業特色

  ▲所在的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學科是河海大學水利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兩個國家級一流學科的重要支撐

  王錦國教授

  河海大學人力資源處處長

  千差萬別的地質環境,滿足著我們各種各樣的需求;我們在開發利用地質資源的同時,還要保護地質環境,達到人地和諧相處。這正是地質工程專業人員需要解決的問題。複雜的地質條件、變化的地質環境和不斷擴大的人類活動,激勵著我們對其更加深入的探索,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更廣闊的舞台。各類複雜工程建設和地質災害造成的環境問題,使人類生存時刻麵臨新的機遇與挑戰,也造就了我們創新的動力,我們將用更專業的方法去開創新的探索與實踐。

  彭土標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

  地質工程專業1980級校友

  在城市修建高樓大廈、地鐵,或在江河湖海上興建水利水電工程、港口、碼頭,又或是進行鐵路、公路和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甚至是在鄉村蓋一棟普通的房屋,均會不同程度地涉及到與上層建築有關的地基穩定、地下洞室穩定和邊坡穩定等問題。地質工程專業就是以地質學理論為基礎,應用力學原理,分析和解決工程實踐中遇到的,與岩體和土體有關的各種穩定問題。

  因此,地質工程專業除了要學習基礎課外,還要學習與地質學有關的相關課程,學習不同的力學課程,學習水利工程、交通工程、港口、工業和民用建築等各相關行業建築物的基礎知識。在今後較長時間內,我國仍將持續處於基礎建設的高峰期,傳統的地質工程與現代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密切結合是其發展的方向,地質工程未來的發展大有可為。

  蔡升華

  地質工程專業1981級校友

  現為中國能源建設集團

  江蘇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專業代言人感悟

  1981年,我像很多很多的青年一樣,帶著強烈而淳樸的“實現四化,振興中華”的愛國激情進入華東水利學院(後更名為河海大學)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現為地質工程專業)學習專業知識。畢業後,剛好趕上國家經濟建設全麵發展,能源需求大幅增長,各類工程建設被提上日程,地質工程專業作為國家經濟建設的排頭兵,在國家經濟建設全麵發展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我在學校中學到的地質工程專業知識,以及在學校“艱苦樸素 實事求是 嚴格要求 勇於探索”校訓精神的熏陶下,加深了我對專業的熱愛和奉獻國家工程建設的激情。

  從事地質工程專業幾十年來,我特別注重在實踐中關注新技術發展、重視技術創新,不斷增強業務能力,也培養了腳踏“大地”的作風、擁抱“地球”的胸懷,並通過自己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一點成績。改革開放40餘年來,我國的各類大型能源、交通、市政、城市超高建築物等層出不窮,其中涉及到的複雜地基處理、深大基坑設計、大型邊坡、地下空間開發等都與地質工程專業息息相關,地質工程專業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發揮了突出的作用,更是為地質工程師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隨著中國的高速發展,地質工程技術和科學研究獲得空前的發展,水平已經位居國際前列。在已經取得的諸多成就基礎上,地質工程專業在能源、交通、防震減災、環境、地熱、海洋、工程勘察信息化等領域的未來發展仍然大有可為。行業的迅速發展給我們帶來了很好地發展機遇,而且這個發展還在不斷延續,現在和未來地質工程專業都可大有作為!

  揚帆破浪,逐夢深藍

  每一段航行的記錄

  都是自我超越的裏程碑

  夢想

  即將從這裏啟航

  歡迎報考河海大學

  “地質工程”專業!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SRC-856655171 2024-05-26 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