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省教育廳教育宣傳中心主辦的“青春新形象健康‘心’征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短視頻征集活動評選結果公布,江蘇理工學院師生在本次大賽中表現優秀,榮獲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同時學校獲得優秀組織獎。
本次大賽旨在鼓勵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運用新媒體和文化載體,展示我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優秀成果,樹立當代大學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良好形象。江蘇理工學院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在校級評選的基礎上,遴選三部作品參加比賽。其中,陳姝帆等同學的作品《走出灰色》,程子航等同學的作品《答案》榮獲二等獎,錢丹等同學的作品《以愛之名》榮獲三等獎,江蘇理工學院獲得優秀組織獎。
獲獎證書
獲獎作品
《走出灰色》
《走出灰色》講述的是一個一直被寵愛嗬護的女孩初次離開家鄉去外地讀書,由於對獨立生活的種種不適應而焦慮、情緒低落,直到因為過度消費用完了生活費而“刷單”被詐騙,情緒徹底失控。幸而在好友的建議與心理谘詢師的幫助下,漸漸成長,融入了大學生活,學會了獨立,走出了灰色。
《答案》
“內卷”還是“擺爛”?當代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究竟應該是怎樣的?作品《答案》也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作品講述了大學生黎星在麵對“擺爛潮”時內心動搖,但最終掙脫大流的裹挾,審視自我、找回自我的故事,這才是我們應有的答案。
《以愛之名》
你化身偵探,在ta的手機裏翻找,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你讓ta事事報備,稍晚回複,便奪命連環call;你在意ta身邊每一個異性,不允許ta和別人有任何接觸……
舒服的戀愛關係應該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彼此有各自的私人空間與交際圈,而不是因為“愛”而衍生出的極端的控製欲。
近年來,江蘇理工學院積極構建教育教學、實踐活動、谘詢服務、預防幹預、平台保障、品牌建設“六位一體”的心理育人工作格局,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高度重視心理育人工作。學校以“四化”建設為抓手,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遵循心理谘詢專業化、預防幹預製度化、宣傳活動項目化、教育品牌特色化,注重教育宣傳渠道的拓展和新媒體應用,每年推出心理微電影、心理健康短視頻、心理微課等新媒體作品,在師生中反響強烈,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宣傳作用。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