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beplay2网页登录
湘潭大學係列成果登上化學國際頂刊!
2024-03-16 13:44:00
beplay2网页登录湖南站

  近期湘潭大學化學學院師生在非線性光學材料、高性能電池光伏材料的合成與性質研究方麵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化學領域頂級期刊《德國應用化學》《能源與環境科學》上發表係列高水平科研成果

  化學學院陳華傑教授在國際頂級期刊《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中科院1區Top期刊,影響因子16.6)上以《N-雜非交替納米帶及其突出的非線性光學性能》(N-Doped Nonalternant Nanoribbons with Excellent Nonlinear Optical Performance)為題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化學學院碩士研究生宋影為論文第一作者,陳華傑教授、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孫繼斌副研究員與劍橋大學曾維軒博士為共同通訊作者,湘潭大學為論文第一單位。

  該研究將多重五元環和氮雜環植入線性並苯稠環骨架中,開發了一類可溶解、穩定以及目前報道最長的N-雜非交替納米帶分子。首次將其應用於非線性光學領域中,展現出了優異的反飽和吸收非線性光學性能。在相同測試條件下,NNNR-2的三階非線性吸收係數達374 cm GW–1,顯著高於經典非線性光學材料C60(153 cm GW–1)。該研究工作拓展了有機三階非線性光學材料的分子體係,為創造更多的高性能碳納米帶非線性光學材料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https://mp.weixinbridge.com/mp/wapredirect?url=https%3A%2F%2Fonlinelibrary.wiley.com%2Fdoi%2Fabs%2F10.1002%2Fanie.202306418&action=appmsg_redirect&uin=MjAyNjQ2MzExMg%3D%3D&biz=MzA4MTUyOTE1MQ==&mid=2653802702&idx=1&type=1&scene=0

  點擊鏈接查看論文

  化學學院陽梅副教授在國際頂級期刊《能源與環境科學》(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中科院1區Top期刊,影響因子32.5)上以《酯化增強靜電/ 氫鍵自組裝構築通用水性導電粘結劑助力高麵容量鋰電池》(A new universal aqueous conductive binder via esterification reinforced electrostatic/H-bonded self-assembly for high areal capacity and stable lithium-ion batteries)為題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化學學院研究生張發容、夏紅玉為共同第一作者,陽梅副教授與中科院化學所曹安民研究員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湘潭大學為論文第一完成單位。

  該論文設計構築了一種新型導電水性粘結劑,實現了對Si/C負極和LiFePO4正極材料的高效粘結。

  https://mp.weixinbridge.com/mp/wapredirect?url=https%3A%2F%2Fpubs.rsc.org%2Fen%2Fcontent%2Farticlehtml%2F2024%2Fee%2Fd3ee02377j&action=appmsg_redirect&uin=MjAyNjQ2MzExMg%3D%3D&biz=MzA4MTUyOTE1MQ==&mid=2653802702&idx=1&type=1&scene=0

  點擊鏈接查看論文

  化學學院高平教授科研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德國應用化學》《高容量卟啉-噻吩基共軛聚合物有機鋰電池正極》(Porphyrin-thiophene based conjugated polymer cathode with high capacity for lithium organic batteries)為題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化學學院碩士研究生伍星和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周望為共同第一作者,高平教授和湖南大學劉繼磊教授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湘潭大學為論文第一完成單位。

  文章認為,通過分子結構調控手段,在卟啉結構的間位引入具有高電子導電性的噻吩結構單元,運用電化學聚合物策略,設計合成了一種新型共軛有機聚合物(COPs)COP500-CuT2TP(poly [5,10,15,20-tetra(2,2′-bithiophen-5-yl) porphyrinato] copper (II)),由於該分子在電場和離子協同作用下具有自剝離行為,COP500-CuT2TP正極在 100 mA/g 的電流密度下表現了極高的放電可逆比容量(420 mAh/g)和比能量密度(900 Wh/Kg)。即使在5 A/g的大電流密度下,也能在循環8000次後而無明顯的容量損失。這一研究成果為開發兼顧高容量、長循環穩定的有機正極提供了新的策略。

  https://mp.weixinbridge.com/mp/wapredirect?url=https%3A%2F%2Fonlinelibrary.wiley.com%2Fdoi%2F10.1002%2Fanie.202317135&action=appmsg_redirect&uin=MjAyNjQ2MzExMg%3D%3D&biz=MzA4MTUyOTE1MQ==&mid=2653802702&idx=1&type=1&scene=0

  點擊鏈接查看論文

  化學學院肖曼軍副教授科研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德國應用化學》《基於不同烷基連接位點的非完全共軛巨分子受體構築的有機太陽電池實現了19.13%的效率與高穩定性》》(Non-Fully Conjugated Dimerized Giant Acceptors with Different Alkyl-Linked Sites for Stable and 19.13% Efficiency Organic Solar Cells)為題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化學學院碩士研究生易帆為第一作者,肖曼軍副教授與西安交通大學凡群平教授、馬偉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湘潭大學為論文第一完成單位。

  該研究開發了三種高效穩定的非完全共軛巨分子受體,其中,基於D18/BS3TSe-4F:2Y-wing的三元OSCs實現了19.13%的PCE,這是基於巨分子受體構建的OSCs中的最高值。研究開發的用於構建巨分子受體的烷基連接位點工程為提高OSCs的PCE和穩定性提供了一種可行的方法https://mp.weixinbridge.com/mp/wapredirect?url=https%3A%2F%2Fonlinelibrary.wiley.com%2Fdoi%2Fabs%2F10.1002%2Fanie.202319295&action=appmsg_redirect&uin=MjAyNjQ2MzExMg%3D%3D&biz=MzA4MTUyOTE1MQ==&mid=2653802702&idx=1&type=1&scene=0。

  點擊鏈接查看論文

  近年來,化學學院致力於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著重解決新能源、材料等領域的關鍵技術問題,發表了多項高水平研究成果。未來,化學學院將持續優化科研水平,不斷開創學術發展新格局,在高質量發展大局中搶抓機遇,有所作為。

beplay2网页登录 來源:湘潭大學)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SRC-359025656 2024-07-06 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