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湖南科技學院生物醫藥科技攻關團隊、電子信息科技攻關團隊等奔走永州各地,開展幫扶活動。
地方高校如何更好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湖南科技學院交出一份優異答卷:2017年以來,該院向永州市及縣區提交調研成果10件、合理化建議20條,全部被納入市、縣區發展規劃,已見實效;為企業、鄉村解決困難和問題200多個,幫助企業增效5億多元。
科研論文,寫在大地——科技服務助農增收助企增效
盛夏,江永縣香薑上市,引來八方客商。種植大戶歐先忠說:“這得感謝湖南科技學院專家的幫扶。”
江永香薑品質好,但長期受到經濟作物土傳病害困擾,爛根、減產,甚至絕收。
湖南科技學院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專家為此展開科技攻關。
烈日下,師生在田間分析取樣;實驗室,大家反複尋根溯源……最終提出以土壤熏蒸處理為核心的綜合治理技術。
在師生精心指導下,當地生薑種植戶獲得好收成。該技術還逐漸向衡陽、郴州等地推廣,分別助力生薑、煙草、西瓜增產75%、58.62%、45.32%。2019年,湘南丘陵地區毀滅性土傳病害綜合防控技術,榮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
今年,盡管受疫情影響,永州市湖南恒偉藥業有限公司產品卻供不應求。該公司2015年遭遇困境:銀杏葉提取有效成分含量不達標。
湖南科技學院專家了解情況後組織攻關。通過努力,銀杏葉黃酮、內酯提取技術及其應用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解決了企業發展難題,還開發出係列新產品。每年為企業節約生產成本30%。如今,湖南恒偉藥業有限公司步入發展快車道。
多年來,湖南科技學院請當地企業出題,積極攻關:為永州中古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獲9項發明專利;為祁陽市宏泰鋁業有限公司研究精密鋁型材在線水冷淬火裝置,實現年產量翻番;信息工程學院深入江華瑤族自治縣工業園,推動科研成果轉化落地……
2017年至今,湖南科技學院為企業解決難題20餘個,獲得發明專利100餘項並推廣應用,成為當地企業發展的堅實“靠山”。
服務大局,當好智囊——“零陵夜宴”為永州旅遊添活力
華燈初上,江風送爽,在曆經2000多年風雨的零陵古城,“零陵夜宴”拉開帷幕:遊人有的在柳子古街穿越唐風宋韻,有的在文武雙廟漫步登高望月,有的在東山景區聽零陵漁鼓……7月18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公示,零陵古城與北京市東城區王府井等123個項目,擬確定為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
零陵區文旅部門負責人介紹,湖南科技學院專家教授提出舉辦“零陵夜宴”活動的建議,為零陵旅遊快速發展增添活力。
零陵是國家曆史文化名城。近年來,當地政府就如何進一步豐富旅遊內涵、加快旅遊產業發展,開展新一輪謀劃。湖南科技學院積極參與其中。
2018年起,湖南科技學院旅遊與文化產業學院主動對接,開展專項論證和調研,向零陵區提出舉辦“零陵夜宴”活動建議,引起高度重視。零陵區把“零陵夜宴”納入全區“十四五”發展規劃。
該學院專家團隊還積極參與“零陵夜宴”活動策劃。2020年國慶假期,“零陵夜宴”首秀異常火爆,點亮一城夜色,醉了萬千遊客。
湖南科技學院黨委書記曾寶成介紹,學院作為永州當地的高等學府,主動聯係地方、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當好智囊和參謀。
多年來,湖南科技學院主動在永州城市建設、工農業產業發展、安全生產等領域開展調查研究,就永州市城區“一江兩岸”規劃、保護古建築、發展生態旅遊等提出合理化建議,全部被地方采納。
傳承文化,潤澤瀟湘——研究成果提升地方發展軟實力
8月,前往永州市浯溪碑林等摩崖石刻打卡的遊客絡繹不絕。
2021年9月18日,“摩崖上的中興頌——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展”在國家博物館開展,引發持續關注。
永州摩崖石刻拓片進京,得益於湖南科技學院國學院摩崖石刻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該團隊長期開展田野調查和研究,發現全國所存摩崖石刻,湖南最多;湖南所存石刻,永州最多。
“傳承優秀文化,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賦能,學院一以貫之。”湖南科技學院校長李鋼說。
湖南科技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發揮學科專業優勢,開展李達、陶鑄、陳樹湘等研究,取得一批研究成果。去年6月,“百年黨史視野中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研討會在永州召開,學院作為協辦單位全程參與。
積極宣傳黨的先進理論。學院6名教師被聘為永州市委宣講團成員。黨的十九大以來,學院教師在各地開展理論宣講近600場次。
湖南科技學院牽頭編製《永州市大beplay體育手機思想政治理論課“手拉手”一體化集體備課實施方案》,起草永州市《推進大beplay體育手機廉潔教育一體化工程實施方案》,開展線上線下大beplay體育手機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活動,將永州地方紅色文化等融入大beplay體育手機思政課堂。2020年,學院被確立為全省第一批黨員教育培訓示範基地。
湖南省舜文化研究基地、濂溪學研究基地落戶湖南科技學院,該院還創建“中國瑤文化傳承研究中心”“永州女書傳播展示基地”等,形成多項研究成果、出版多部著作,擴大地方文化影響。
湖南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組建翻譯團隊,完成永州市委宣傳部編纂的《永州這本書·柳子風範》英文翻譯,並在各類展會擔任翻譯,多次深入景區培訓從業人員。去年,湖南科技學院“湖湘文化對外交流傳播研究基地”獲批為省級社科研究基地。
(文章來源:湖南日報)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