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題為《為了6634個考生的夢想——2023年研考組考手記》的推文,在河南理工人的朋友圈被“刷屏”了,許多人為之動容淚目了。大家對剛剛經曆的“史上最難研考”,記憶猶新,感慨萬千;大家紛紛為迎難而上、順利完成組考任務的教職工們點讚;大家紛紛為排除萬難、積極備考、堅持考完每一門科目的同學們,送上美好祝福......
為了6634個考生的夢想
——2023年研考組考手記
題記——
今年研考組織異常艱難,現在我的夥伴們都已經累得不想說話了,但是我必須記錄下今年的經曆,因為整個過程隻能用“悲壯”來形容。有很多事因為涉及研考機密或者政治紀律,不能為外人道,但工作中那些鋼鐵般的人、那些溫暖淚目的瞬間,我一定要告訴所有人。
鋼鐵的隊伍
隨著25號下午第四場研究生考試的結束,很多人都以為2023年研考結束了。實際上,26號上午還有第五場設計類考試,考試時間長達6個小時。因為隻有5個考場,監考和考務全部由教務處的同誌承擔。
即使全部考試結束,對於我的夥伴們來說,那也隻是告一段落。接下來,他們要在一天之內將183箱統考試卷分類整理轉運至河南省考試中心,要在元旦前將175箱自命題試卷整理後分別用機要寄送至375個招生單位,而這個工作依靠的是僅剩的、已經“陽過”或者正在“陽康”過程中的幾名考務“殘兵”……
今年的研考對全國都是一個重大的考驗。11月17日,全國研招考試安全視頻會議召開,教育部翁部長說今年研招的總體目標是“如期考試、應考盡考、平安研考”,“天上下刀子也要保障研考順利進行”……
這是黨和國家下達的“鐵命令”,也是發起衝鋒的集結號。收到命令之後,我們的團隊迅速響應、積極備戰,每一位同誌都做到了極致。
副校長沈記全是整個考試組織工作的總負責,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但在“中招”這個問題他竟然也“身先士卒”。率先感染之後,他帶病審定考務工作方案,敲定關鍵環節,協調重大事項。在有關政策遲遲不定、我們六神無主的時候,還用他一貫積極樂觀的態度給我們定神“沒事兒,估計我明天就轉陰了,轉陰我就去辦公室”,盡管轉陰的這一天比他設想的要晚來了好幾天。
教務處牛海鵬處長症狀比較嚴重,高燒遲遲不退,但是頂著39.5℃的高燒還在用沙啞的嗓音逐個落實、協調工作。在上級政策有重大調整、工作推進最吃緊的那幾天,我們都在病中,四萬餘字的《考務工作方案》我們一起修改了13稿。最緊要的那天,我們兩個打了49通電話、累計260多分鍾,微信交流不計其數……
考務科長楊傑是本次考試組織的頂梁柱,不僅要出初步方案還要負責去落實。前期我們都住在辦公室,防控政策調整後,我們終於可以回家,但是很快形勢又嚴峻起來。她家裏四世同堂,為了保護90歲高齡的外婆,她主動又搬回了辦公室,有幾天晚上,辦公樓裏隻有她和門崗。考試前幾天,她一直在低燒咳嗽,第一天考試將要結束的時候,她突然高燒39.9℃,終於倒在了工作崗位上。第二天,我強製讓她留在家裏安心休息,但是她怎麼能安心,考務群裏她一直在發各種提醒,關鍵時刻還主動打電話過來問情況。
考務科的李梁娟是個剛參加工作兩年多的小姑娘,按照科室分工,研招考試由她負責具體基礎性工作。今年政策措施變化頻繁,但是研招考務係統卻來不及跟著優化完善,很多功能不能使用,整個係統動不動就崩潰,崩潰了就得重來。幾次係統崩潰之後人也崩潰了,拿著電話跟我嚎啕大哭,哭完之後對我說“不好意思,剛才太激動了,我再去整一遍”。考試第一天的晚上11點,接到電話說楊傑高燒降不下來,我隻好給她打電話,問她明天能不能頂上楊傑的工作,她嘴裏說著“那我試試吧”,0:24分,她就整理發出了第二天工作的難點和要點,而我相信,0:24分絕不是她那天工作的終點。
考務科的許媛性格沉穩、做事踏實、認真負責,孜孜不倦,像一個永不停歇的陀螺。工作中遇到困難她首先想到的絕對是“自己想辦法克服”,有時候我甚至有點“怕”見到她,因為不是天大的難題,她絕對不會來找我。考務科四個人中她首先中招,突發高燒後被我們“攆”回了家裏,第二天就發信息說“燒退了,但是能堅持,能否回來繼續工作”,我沒有同意。但是又過了一天,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我不得不又把她叫回來工作,這個電話我打得很艱難,但她接受工作很輕鬆“沒事兒,大家都在忙,我早就想回去工作了”。
考務科張樂意是科室裏唯一的男丁,各種苦活、累活、髒活、跑腿的活都是他的,他是科室的“搬運工”、“裝卸工”、“勤務員”、“司機”……永遠“樂”觀向上、永遠“意”氣風發,運送試卷有他、保密室裏有他、考場裏樓上樓下奔波的還有他,他無處不在,無所不能。
教務處其他同誌在危難之中也紛紛挺身而出、積極承擔工作。當我給他們打電話請求支援的時候,我們的對話是這樣的:
——考務科的同誌實在忙不過來,考場的布置安排你能不能帶幾個人承擔起來?
——沒問題,讓他們提具體要求,我來負責落實!
——XXX病倒了,他的工作你能頂起來嗎?
——能,保證完成任務!
——考試期間陽性考場消殺有一定的危險性,由你負責協調落實怎麼樣?
——可以,絕對不掉鏈子!
——後天開考,現在急需用人,你能堅持嗎?
——能堅持,放心吧!
……
關鍵時候站得出來,危險時刻豁得出去,我們經受住了考驗,我們是鋼鐵鑄就的隊伍!
無私的奉獻
研招考試組考的難度主要在於千人千卷。本年度我校研考報名人數為6634人,和去年大體持平。考生試卷類型涉及全國統一命題卷21種,自命題試卷1.2萬種,確保將數萬種的試卷精準投放到每位考生每場考試的考位上,是研考組考任務的核心和難點。
為了解決外地考生赴考的問題,教育部又先後兩次開啟了借考通道,我校一共有313人借考到其他省市。在為考生提供便利的同時,客觀上也增加了組考工作的難度和強度。所有考場全部重置,前期按照考場整理好的試卷徹底打亂,前期工作幾乎全部推倒重來。
“如期考試”的總目標必須實現,既定的各項工作任務也必須不折不扣全部落實,所以原本兩周才能完成的1.2萬種自命題試卷分揀工作,現在必須在五天內完成,原本至少四天才能完成的21種全國統考卷及相關考試資料的分揀工作,留給我們的時間隻有一天一夜。
試卷分揀工作原來一直依靠的是不斷更新傳承的研究生誌願者隊伍,今年因為特殊情況,隻能從當時駐守校內的機關幹部和居住在校內公寓的青年教師裏麵征召。為了減少流動和人員聚集,當時各個部門駐守學校的人員本身就極少,但是接到我們的求援之後,各部門都是鼎力相助。從公寓招募誌願者的時候,我當時承諾他們10天結束戰鬥,沒想到幹完之後又必須全部推倒重來,而推倒重來的工作量相當於原來直接分揀的兩倍。於是,承諾的10天變成了不知道幾天,原本他們以為的八小時工作製也變成了沒日沒夜,大部分同誌都堅持到了最後。
能源學院孫明俊老師曾經在教務處工作過,作風過硬、素質優良,組建隊伍的時候,他的名字不約而同地出現在我們的名單上,而且他果然也不負眾望,不僅從不叫苦叫累,而且善始善終,各項工作完成的又快又好。
計算機學院王建龍博士一定是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這麼高強度的工作居然沒有對他的樂觀主義損傷一分一毫。每次需要緊急加班的時候,他總是在群裏第一個回複“收到”,工作群裏他的發言也總是輕鬆愉快,還非常熱心地分享他囤積的備用藥,聽說保密室裏緊張的工作氣氛因為他輕鬆了不少,而且他至今還是陰性。樂觀的態度帶來開掛的人生,祝他多拿幾個基金吧。
數信學院的李金霞博士是位女同誌,巾幗不讓須眉。借考通道關閉後,需要立即將借考人員的試卷轉運,而對方接受轉運試卷的工作人員已經全部為陽性。危難時刻,她跟著我們“勇闖虎穴”,回來之後就被感染了,但是短暫休整了幾天就又回到了戰鬥集體,是位女英雄!
機械學院張博博士是教務處的家屬,當學生的時候就是我們研究生誌願隊伍的骨幹,畢業留校之後不僅繼續承擔這項工作,而且把配偶李梁娟直接捐給了教務處考務科。我們從來沒有把他當外人,他也從來沒有把自己當外人。考務工作倒是給他們夫妻倆創造了24小時在一起的機會,願他們在戰鬥中革命友誼不斷加深、夫妻感情持續增進!
數信學院胡華偉老師有次加班之後回家立即休息了,錯過了我們征召另一項緊急工作誌願者的通知,當看到其他同誌們都有了新任務,任務名單上卻沒有他的時候,委屈地抱怨“我咋被除名了啊”。我們是一個團隊、是夥伴、是一家人,這個團隊一個都不能少,沒有誰都不行!
材料學院朱盛銘博士也感染了,前期症狀較輕,一直希望繼續回來工作,但前期我們比較謹慎,沒敢讓他回來。後期最緊張的時刻,很多無症狀或者輕症的老師都投入了戰鬥,他卻發起了高燒,很不好意思地再三跟我解釋。真的不需要解釋,是我們需要感謝!
創新創業學院吳亞輝老師我們認識多年,印象裏他不怎麼愛說話,但不管布置給他什麼工作都絕無二話。前期疫情形勢緊張,被感染的時候他隻說了三個字——“我陽了”,後期工作緊張重回隊伍也隻有兩個字——“收到”。
數信學院彭波老師的微信個性簽名是“愛自己~~”,可是幹起工作來卻總忘了自己,對我們提的要求僅僅是“能不能中午給我們訂飯啊”,而這個要求我們也沒滿足,因為中午想強迫大家休息一會兒,顯然,大家都沒如願。對不起,我們的錯!
還有機械學院王豔鵬博士、化工學院貢紅輝博士、化工學院閆奮飛老師、機械學院李智博士、資環學院葉誌偉博士都堅持到了最後,因為在群裏很少發言,所以我了解不多,楊傑老師病著我也不方便打擾她挖掘素材,但感謝都是一樣的。國際處徐升老師雖然中間有事不得不退出,但前期也做出了重大貢獻,感謝她!
除了我們試卷分揀團隊之外,各學院還抽調了兩名老師參與我們的考務工作,前期幫著我們準備考場,搬活動桌椅、分考試材料、貼各種標識,考試期間淩晨五點就得起床領試卷、然後分材料、發材料、收材料,樓上樓下一直跑,而且至少得忙到晚上七點才能結束,這幾天每個人的步數都得是朋友圈的冠軍吧,謝謝大家,辛苦了!
今年研考這幾天正值焦作第一波疫情高峰期,監考老師的選派是個難題,個別人數較少的學院甚至將要實現“陰性清零”。第一次選派監考教師的時候全校需要派出1035名教師,這個數量在沒有疫情的時候也不太容易完成。任務下達後,各個學院都很為難,有幾個教學院長給我開玩笑說“為了派這個監考,把人都得罪完了,幾年攢下來的好人品,幾天就敗光了”。我們知道大家很難,我們也知道老師們有顧慮,畢竟麵對神秘莫測的病毒,誰也不知道發生在自己身上會怎樣,而且我們也知道很多老師絕對可以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但奈何家裏上有老、下有小。
後來縮減了監考規模,從1035名減少至660名,分為正式監考、備用監考和應急備用監考三類。我們想學院的壓力總算減少了點吧,沒想到又有了新的難題,有些被去掉的監考老師反而抗議“關鍵時候,為什麼不讓我上”。考試那幾天,監考老師接連“倒下”,備用監考和應急備用監考幾乎全部用完,個別學院原本不在監考名單的老師甚至也被臨時征召救場。
總書記說“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隻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難、不懼犧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責任,展現出青春激昂的風采,展現出中華民族的希望!”
平安研考的背後,是將近1400名教職員工助力學生圓夢、期盼他們高飛的初心和使命,光榮屬於大家,勝利屬於大家!
精誠的合作
研考組考是個非常複雜的係統工程,這從全校成立了12個工作專班就能看得出來。實際上,從10月份以來,確保研考順利進行就成了學校各項工作的中心,鄒書記、楊校長多次聽取專題彙報、主持專題工作會議,親自部署指導相關工作、協調關鍵環節。
研考的成功離不開各個相關部門和學院的大力支持和精誠合作,在跟各個部門協調工作的時候,我得到的回複通常是這樣的:
研招考試需要大量考生的數據,特別是學生健康狀況每天都要上報,當我們需要學生數據的時候,學生處回複我的永遠是“馬上安排、馬上統計、按時上報”。
研考是“國之大者”,很多環節既需要保密還需要安全,當我們向保衛處請求安保力量的時候,保衛處當時也是“傷兵滿營”,但回複我的是“我們有困難,但我們想辦法”。
疫情期間校醫院責任巨大、壓力巨大。疫情政策調整後,各種防疫物資市場供應非常緊張,N95口罩更是一罩難求,市麵上幾乎見不到,但是當我們要求他們一天之內提供26000隻N95口罩的時候,他們給我的回複是“難度很大,但我們盡最大努力”。
信息技術保障是研考的關鍵環節,出現一點問題都可能無法開考。原本我校的金屬探測儀都是臨時從焦作市租借,今年開通借考之後,他們的考生人數驟然增加了很多,無法再借給我們。當我把問題反饋給設備處之後,我得到的回複是“我們盡快采購,保證考前到位”。
後勤保障是研考工作的重要支撐,當我有困難向他們求助的時候,他們給我的回複是“沒問題,我們幫你想辦法”,甚至考試當天,有項緊急工作我不知道該誰分管,直接拋給了他們,他們給我的回複是“不歸我們分管,已轉XXX,他們已落實”。
宣傳部在開考首日接到河南省新聞媒體的約稿,要報道我校研考組織情況。我在考場分身乏術,就把手機裏零零碎碎的材料直接發給了宣傳部,請他們代為整理,他們給我的回複是“知道你忙,交給我們吧”。
太多的部門需要感謝,太多的同誌給了我太多的溫暖。行文至此,我甚至都有點想替鄒書記、楊校長小小地驕傲一下:我們的這個大集體實在太厲害了,不僅精誠團結,而且還有優秀的戰鬥力和高效的執行力。這樣的團隊還有什麼不能戰勝,還有什麼不能征服,我們一定能取得更大的勝利!
真誠的祝願
2019級學生是曆經坎坷、極不平凡的一屆,也是披荊斬棘、可當大任的一屆。大學求學過程中,他們學業受到疫情嚴重影響;beplay中心錢包體育錢包衝刺之際,又遇到防控政策調整帶來的暫時困難。他們用堅持和自律證明了自己,或許有一天,頂峰相見時他們會笑著談起這段難忘的經曆,會笑著證明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衷心祝願每一位考生都能夠取得優異的成績,以夢為馬、不負韶華、砥礪前行、未來可期!
最後的話
當beplay中心錢包體育錢包結束,一切結束的時候,回頭看自己經曆的所有,感謝默默付出的老師和大家,感謝那段身披星辰的日子,感謝那個拚命的自己!
(beplay2網頁登錄 來源:河南理工大學)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