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組織評選的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的公示名單中,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張梅教授為負責人的“河南省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成功入選。
這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優秀教師隊伍,這是以更加昂揚的姿態使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思政課教學科研水平邁入新階段的思政課名師工作室......
主負責人
部分獲獎情況
2001年 第三屆全省高校“兩課”教師講課比賽中榮獲一等獎
2004年 獲得河南省高等學校優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2008年 獲河南省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特授予“河南省教學標兵”稱號;同年評為第五屆河南省普通高校“兩課”優秀教師
2010.11 獲得河南省“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個人”
2011年 獲第九屆“河南省高校優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榮譽稱號
2017.10 《精心打造思想政治理論課“四課聯動”實踐教學品牌—“尚德 鑒史 明理 築夢”》獲“全省高校實踐育人工作優秀案例”實踐教學類一等獎
2018.10 《“尚德杯”主題演講實踐教學模式》獲得2018年度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品牌
2019.09 《辦好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思考》論文獲得2018年度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20.05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三講四聯動”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獲得2019年全國水利院校德育教育優秀成果二等獎
2020.09 《思與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與實踐》著作獲得2019年度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021.11 《傳承紅色基因 堅定理想信念》獲得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紅色專項活動國家級二等獎
2022.10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與針對性研究》獲得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部分獲獎情況
(包括出版著作、發表論文以及參與課題項目等)
一、著作
1.《思與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與實踐》,經濟管理出版社,2019年;
2.《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與針對性研究》,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21年;
3.《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實踐教程》,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7年;
二、論文
1.《“三講四聯動”打好思政課建設“組合拳”》,《中宣部時事報告》,2022年第4期;
2.《學好黨史 增強“四力”》,《光明網》,2021年8月12日;
3.《守正創新,打造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品牌—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三講四聯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踐》,《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1年第3期;
4.《在疫情防控教育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光明網》,2020年5月27日;
5.《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活化的哲學意蘊探析》,《河南教育(高教版)》,2020年第5期;
6.《先秦法家思想對中國黨政機構改革的啟示》,《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2019年12期;
7.《新中國70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發展曆程》,《大河網·理論頻道》,2019年11月27日;
8.《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守正創新簡論》,《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年第10期;
9.《辦好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思考》,《大河網》,2018年5月31日;
10.《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探索思想政治理論課“三講四聯動”教育新模式》,《光明網》,2018年6月1日;
11.《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四課聯動”讓思政課入腦入心》,《河南教育(高教版)》,2018年第3期;
12.《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打造思想政治理論課“三講四聯動”教育新名片》,《河南教育(高教版)》,2018年第12期。
三、課題
1.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提升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研究,2018-2020,結項,主持;
2.河南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018-2020,完成,主持;
3.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子課題,建構立體形式反腐敗體係研究子課題廉政文化的反腐敗作用機理及建設路徑研究,2013-2018,結項,主持;
4.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決策谘詢項目,當前意識形態領域新趨勢新情況新問題研究,2014-2015,結項,主持;
5.河南省級教學改革項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行“3+2”教學與考核模式研究與實踐,2014-2016,結項,主持;
6.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就業壓力與青年社會適應研究,2012-2014,結項,主持;
7.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河南省新農村建設進程中生態環境治理與優化問題研究,2006-2010,結項,主持;
8.河南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全麵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的社會矛盾與社會公正問題研究,2005-2008,結項,主持;
9.河南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個人道德建構與新農村建設研究,2004-2006,結項,主持;
10.河南省政府投標項目,河南省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的社會保障問題研究,2013-2015,結項,主持;
11.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規劃項目,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機製研究,2011-2012,結項,主持;
12.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規劃項目,當代大學生信仰問題的社會學研究,2009-2010,結項,主持;
13.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青年項目,高校德育對大學生消費文化導向之研究,2005-2006,結項,主持;
14.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青年項目,結項,主持;15.2021年度河南省教育係統黨建創新項目,書院製下高校黨建模式創新研究, 2021-2023 在研,主持;
16. 河南省教育教學改革重點項目,築牢意識形態主陣地,鞏固思政課堂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三講四聯動”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2017-2020,結項,參與第三;17.2019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研究,2019-2022,在研,參與第三;
18.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思政專項,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思政課在線教學實效性問題與對策研究,2020-2023,在研,參與第二。
張梅曾在建黨百年之際,應團省委邀請錄製了《學黨史 強信念 跟黨走—百年風華專題示範團課》、《中國共產黨浴血奮鬥完成救國大業》視頻,上線就獲得了25萬多收視率,獲讚2.5萬多,後被《學習強國》平台轉載,點擊率累計達五千多。
張梅非常注重新媒體新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由她牽頭聯合省內兩所大學2018年立項建設河南省第一門思政類省級精品開放課程,2021年獲評省級一流線上課程,她主持的《思想道德與法治》課已經上線中國大學慕課網3年,2021年又上線學習強國平台,為應對疫情下的線上教學和建設省級一流思政課程打下堅實基礎。
張梅在接受河南省電視台的采訪時這樣說: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豐富的曆史知識、寬廣的曆史視野、貫通的曆史邏輯是基本的素養。
張梅老師堅持以誠為本,以德立身,以身立教的教育理念,她用“人間正道是滄桑”的處世原則教育學生健全人格,成為具有使命感和責任感的人。她也和大學生打成一片,通過入情、入理、入境、入心的教育成為了廣大學生的良師益友。
大家對張梅老師的課堂是這樣評價的:
張老師的課堂生動幽默,氣氛融洽,從第一堂課開始,她就注重營造一種輕鬆活潑快樂的課堂氛圍:語言生動有趣、內容充實具有新意,師生間無拘無束地良性互動。在授課過程中,針對思政課的特點,張老師從增強新鮮感入手,從不照本宣科,運用專業的理論,講出新意、講出高度,激發學生對課程的興趣。遇到有逆反心理的學生,張老師從不強製壓迫,總能為學生著想,因勢利導,用學生喜愛的方式開展教育教學,如將演講、辯論、小視頻等形式引入課堂,引導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得枯燥的思政課堂鮮活起來。
——法學專業孫誌鵬
張梅老師的思修課激情四射,上課時的笑容特別親切。她經常通過我們生活緊密相關的例子,把許多道德與法律的知識現實化,簡單化,讓我們更易理解,同時也激發同學們學習的興趣。她的思修課也不是傳統的教學進程,主張開放思想,課堂上經常有小組討論、辯論,讓我們能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同學們也並不覺得這是單純的理論課,反而對於這門課更加喜愛、想聽、想參與。張老師還組織了每年的《尚德杯》演講比賽,經常在課下利用中午休息時間給我們看稿子、逐字逐句作指導,給予了我很多幫助,老師非常細心,也很有耐心。很感謝在大學的第一學期遇到這麼棒的思修老師,讓剛上大一迷茫的我有了更加清晰的人生觀及價值觀,並通過課堂學習更加發現自己,了解自己。
——水利學院工程造價專業 惠瑞晗
工作室高水平研究團隊成員
工作室以“大思政課”理念為引領,通過“課上老師精講、課下專家活講、校園文化常講”的“三講”思政課構建理論“大課堂”,以提高思政課的親和力針對性。通過“理論與實踐聯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聯動、傳統教育與信息技術聯動、馬克思主義學院與職能部門聯動”的“四聯動”機製,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有關部門協同配合的工作大格局。實現了思政課的體係化建設,有力推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體化開展,打造了河南省高校思政課建設的“華水模式”、“華水品牌”和“華水效應”。
此次獲評省思政課名師工作室,是學校思政課建設的曆史性突破。校方表示,未來將以此為契機,不斷加強思政課隊伍建設,提升思政課教學科研水平,使馬院發展邁入新階段,以更加昂揚的姿態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立德樹人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beplay2網頁登錄來源: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