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為了這十三分之一——河南力促高校畢業生穩就業、保就業記
2022-05-18 18:46:00
beplay2網頁登錄河南站

1076萬,81.7萬。

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規模創1076萬新高,作為人口大省的河南,高校畢業生總量和增量均創曆史新高:總體較去年增長11.1萬,達81.7萬人,約占全國的1/13。

近年來,河南高校畢業生規模逐年攀升,連續4年居全國首位。2018年至2022年,河南高校畢業生總量從57.3萬增加到81.7萬,增長率達42.58%。

畢業生體量大,國內外環境複雜性、不確定性加劇,加之近期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巨大。在複雜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河南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擺在全省“十大戰略”首位,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穩就業、保就業的首位,綜合施策,精準發力,全力確保高校畢業生就業大局穩定。

精準施策,政策護航聚合力

81.7萬,81.7萬。

“就業對一個國家、對一個家庭可以說都是天大的事。”一個畢業生,承載的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河南81.7萬名高校畢業生,背後就是81.7萬個家庭的未來。

“就業要兩頭抓。一頭抓發展提供更多崗位,一頭抓調整優化高校結構、學科結構、專業結構,提供與需求相匹配的人力資源。”針對高校畢業生就業麵臨的主要問題,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強調。

“大學生就業是重大民生工作,要精準施策,重在搭平台,重在拓渠道,重在市場主體培育,重在教育引導,通過各方共同努力,確保大學生就業工作高質量。”河南省省長王凱對大學生就業工作提出了“四個重在”的具體要求,並把大學生就業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領辦項目,多次聽取彙報,協調解決有關困難。

教育、人社等17個省直部門健全協作聯動機製,形成工作合力;各高校落實“一把手工程”,把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突出重要位置,建立健全“主要負責同誌親自部署、分管領導靠前指揮、院係領導落實責任、各部門協同推進、全員參與”的工作機製。

在國家政策的牽引和指導下,河南省一係列促進就業創業政策相繼出台並形成體係。

——出台《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若幹政策措施》等10餘個政策文件,開拓政策性崗位空間,擴大公務員、事業單位招錄規模;深入實施特崗教師、選調生等基層就業項目;積極對接省軍區,提高畢業生入伍比例;支持規範新就業形態發展,努力為大學生就業提供有力支持。

——出台《河南省促進創業投資發展辦法》,設立150億元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把保障大學生創業作為重點,實現“創有所助”。2013年—2022年河南省教育廳投入3600萬元,培育扶持621個大學生創業項目,助力大學生創業項目健康發展。

——把促進畢業生就業創業作為各地人才工作的重要內容,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因地製宜實施省級“招才引智”計劃,以及“智彙鄭州”“河洛英才”“諸葛英才”等地方計劃,為高校畢業生留豫就業創業搭建廣闊平台。

——出台減稅降費、加強融資支持等一攬子惠企紓困政策,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細化企業紓困幫扶措施,規定企業每吸納1名畢業生給予1000元一次性補助;實施“青年就業見習計劃”,給予見習單位每人2000元見習補貼,最大限度穩定崗位供給。

“受疫情持續影響,特別是去年又遭遇特大洪澇災害,我們公司經營受到重創。感謝黨和政府的關懷,給了我們很大的政策紅利。”采訪中,鄭州電之商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行政部經理王耀宇告訴記者。如今,該公司不但走出了困境,而且主動履行社會責任,今年吸納了30多名高校畢業生就業。

搭建平台,統籌資源拓崗位

81.7萬,186.3萬。

截至目前,河南省搭建平台,統籌各方資源,已為81.7萬畢業生開拓就業崗位186.3萬個。

日前,在鄭州輕工業大學雙創中心第一會議室,舉行了2022屆畢業生“直播帶崗”活動。該校黨委書記、校長黃榮傑化身“主播”為畢業生代言,與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相關負責同誌直播連線,在了解企業人才需求的同時,向企業“推銷”本校畢業生,為畢業生推介崗位。

當天,該校“直播帶崗”活動共吸引1萬餘人觀看,相關企業共提供就業崗位2000餘個,200多名畢業生現場匹配到了適合的崗位。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河南高校“直播帶崗”已從過去的點式探索,發展為現在多數學校的自覺行動。

“市場崗位信息是實現畢業生就業的核心要素。我們抓住了就業市場體係建設這項基礎性工作,就抓住了就業工作的‘牛鼻子’。”河南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河南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宋爭輝表示。

為了這全國“十三分之一”畢業生順利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河南省精心謀劃,提前布局,健全三級就業市場聯動機製,並通過“直播帶崗”“書記校長訪企拓崗”“萬人助萬企”等多種形式,搭建供需對接“大平台”,有效提高人才供需契合度。

“2009年,我省獲批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河南分市場後,在全國率先建立‘全國分市場暨省級市場—14個省級分市場—156個校園市場’三級就業市場聯動機製,建立企業招聘資質全省高校互認機製,推動省校、區域、校校之間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努力為人才供需精準對接搭建平台。”河南省教育廳學生處處長李班向記者介紹。

河南各高校把“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作為落實就業“一把手”工程的重要舉措,因地製宜開展“就業紅娘直播間”“優秀學子家鄉行”等活動,打造體驗式、互動式招聘場景,在開拓就業崗位的同時,積極開展人才供需對接調查、畢業生就業跟蹤走訪,推動教育教學改革,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目前,河南各高校走訪了1498家大中型企業,走訪後新增企業839家,開拓崗位49439個。

同時,依托河南省畢業生就業信息網設立“萬人助萬企”線上雙選會專區,全天候為畢業生提供招聘服務;根據企業招聘需求,依托河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舉辦“萬人助萬企”線下雙選專場活動;幫助企業進校園,宣講企業文化,引導畢業生轉變就業觀念,積極到企業實習就業;搭建校企共同參與的職業院校學生實習平台,提高學生與崗位的匹配度,解決企業招聘難問題。

麵對疫情散發態勢,河南及時暫停現場雙選,積極對接國家24365大學生就業服務平台,密集開展春季招聘月、“同心抗疫促就業”等網絡雙選會,全天候、不斷線為畢業生推送就業信息。

建強隊伍,教育引導賦能力

280,6699。

2008年,河南省在全國率先將就業創業指導列入大中專院校職稱專業設置範圍。職稱單列以來,先後有280名教師取得中級以上職稱,其中高級職稱126名。就業創業指導隊伍活力進一步得到激發,越來越多的教師全身心投入其中,目前全省高校就業創業專職指導教師已達6699名。

職稱單列隻是突出就業育人導向的開始。建立指導教師輪訓製度、開展就業創業課題研究、加強學科建設和本土教材開發等一係列支撐指導教師發展的體係也隨之建立。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就業創業指導副教授馬曉慧是河南省大學生就業指導名師,曾獲首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賽事總決賽一等獎、河南省首屆高校就業指導教師教學大賽一等獎,然而在2005年剛入職時也曾迷茫和彷徨過。

她向記者坦言:“職稱的單列和支撐指導教師發展體係的建立,堅定了廣大就業指導教師的職業信心。教師在著眼於未來長遠、可持續職業發展的同時,也提高了就業育人的能力和水平。”

在2009年開啟全省大中專院校就業創業課題研究的基礎上,河南自2019年起又把就業創業類納入省級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通過培育一大批優秀教改成果凝聚一流人才,進而讓更多畢業生受益。

河南省教育廳還通過開展全省高校就業創業指導課程督查、舉辦課程教學大賽、遴選就業創業指導“金課”等舉措,強化就業創業指導課程實效;舉辦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以賽促教,提高指導教師引導大學生樹立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的水平;啟動高校就業創業指導名師工作室建設工作,首批麵向全省普通高校擬遴選5個就業創業指導名師工作室。

有了強有力的就業創業指導隊伍,就業指導服務水平就有了保障。

“二次beplay中心錢包體育錢包還是立即就業,你想好了嗎?”這是4月29日河南省教育廳推出的今年第5期“互聯網+就業指導”公益直播活動。活動彙聚全省就業指導專家資源,圍繞基層就業政策、大學生就業心理調適、大學生就業權益維護等專題,解答高校畢業生求職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當天,公益直播課在線觀看人數超40萬人次。

各高校結合實際,紛紛推出形式多樣的就業指導服務。鄭州大學通過“就業微講堂”“就業微分享”“就業微訪談”等6項微信服務,加強畢業生就業指導。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依托學校就業指導品牌“馮老師就業工作坊”,為大學生提供係列精準就業指導服務。河南師範大學大力實施基層就業“四大工程”,持續優化“四度保障”,教育引導一大批優秀畢業生到基層建功立業。

“突出就業育人導向,實現了就業指導隊伍和高校畢業生群體的‘雙向賦能’,更為我省畢業生高質量就業奠定了堅實基礎。”河南省委教育工委專職委員呂冰說。

建好台賬,精準幫扶促“逆襲”

8.78萬,1.76億。

河南堅持每年向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發放求職創業補貼,今年共向2022屆8.78萬名困難畢業生發放補貼1.76億元。

精準幫扶,當然遠不止這些。

聚焦畢業生就業過程中的急難愁盼問題,河南省加強分類分析,建立“畢業生就業進展台賬”“困難群體畢業生就業台賬”兩本台賬,對81.7萬名畢業生做到心中有數,實現“三個底數清”——摸清求職意向、搞清就業困難、厘清指導幫扶需求。

特別是針對就業困難群體畢業生,河南省實行“一人一策”動態管理,實施全程化、個性化就業指導服務。教育、人社等17個部門聯合開展“新時代·新夢想”畢業生就業公益幫扶行動,為身體殘疾、少數民族、退役士兵、高職擴招等特殊群體畢業生開展就業技能專題培訓、舉辦專場雙選會,並廣泛開展“131”服務,即提供1次職業指導、3次職業推薦和1次就業見習或職業培訓。深入實施“宏誌助航”計劃,2021年累計培訓2724人;今年計劃培訓5400人,目前各基地正采取“送課上門”“線上教學”等方式陸續開展培訓。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係的孔存涵,便是8.78萬名特殊群體畢業生中的一員。孔存涵腿部行動不便,一入校,輔導員和就業指導教師便對他給予重點關注。進入求職季,就業指導教師結合他的興趣、特長等,建立了幫扶清單,對他進行“一對一”精準幫扶。目前,孔存涵在學校的幫扶下,成功簽約北京成方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金融軟件開發工作。

像孔存涵一樣,越來越多的畢業生在政策機製作用下,正通過各方努力,克服就業困難實現“逆襲”,開啟新的人生篇章。

今年2月23日,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在河南省考察指導就業工作,對該省“五路並進”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典型經驗給予了高度評價。

來源:中國教育報記者:劉肖 張利軍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