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讓青年學子勇往“職”前、“職”麵未來——河南工程學院葉心宇老師和他的“職說心語”工作室
2022-04-15 18:10:00
beplay2網頁登錄河南站

一麵旗,一群人,一段路;在一起,共前行,伴成長。

樹一麵旗幟,建一支隊伍,為青年發聲,讓青年發聲。

多年來,他利用業餘時間,一直在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領域持續發聲,致力於推動大學生在學業、就業、職業等方麵做出成長改變,迄今為止已經完成了1029篇職業生涯主題推送(246篇原創),其中講述優秀青年學子職業生涯成長和發展的“生涯故事”欄目已經完成76期推送,累積文字25萬+、累積閱讀量8萬+。

多年來,他創建或參與指導的河南工程學院職業生涯發展協會、黑蘋果青年社團等社團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升級迭代,共舉辦線上線下活動近50次,線下輻射人數達5000多人次,線上傳播量累加超過32萬+,職業生涯發展協會先後獲得了“河南省文明社團”、河南省高校“十佳學生社團”等稱號。

多年來,他帶領師生團隊從“職說心語”公眾號發展為“職說心語”工作室、葉心宇勞模創新工作室,在2020獲得河南省高校第四屆“大美學工”十佳優秀學生工作品牌,在2021年獲得全國高校首批職業生涯谘詢特色工作室立項(全國共20個立項建設單位,職說心語工作室排名13位,是唯一入圍的來自河南省高校的職業生涯谘詢工作室,也是唯一入圍的來自全國普通二本院校的職業生涯谘詢工作室)。

這就是河南工程學院商學院葉心宇老師和他的“職說心語”工作室。

不忘初心 從改變自己身邊的人做起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教師是用生命溫暖生命的職業。作為教師,最大的成就感、滿足感在於我們指導過的學生,讓他們不再迷茫,在職業和人生道路上有目標、有自信、強技能,勇於實現自己的生涯規劃,追求自己的人生精彩!”葉心宇說。

起初,他萌生發起微信公眾號的想法,源自於觀察到部分大學生的“三MANG狀態”(看上去很忙碌、其實很盲目、結果很茫然)。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情,對《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熱愛,在閑暇之餘,他堅持通過公眾號、朋友圈、班級微信群等渠道分享一些引領大學生學業生涯與職業生涯的文章。

教育是慢的事業,教育需要安靜的力量,教育是教師與學生共同成長的過程。改變是從身邊人做起,葉心宇老師和郭帥峰、王紅波、陳亞敏、孟昕熠等4名同學,揣著讓更多同學告別盲目與茫然、清晰做出人生和職業規劃的夢想,在2016年春天加入了“職說心語”公眾號的隊伍,公眾號逐漸有了相對專業的運營探索。

職說心語,隨心而行,讓生涯引領未來!打開“職說心語”公眾號,最受同學們歡迎的欄目“生涯故事”,有備戰逆襲beplay中心錢包體育錢包,有與人相處之道,有熱心公益積極參加活動,“這些全是我們的學長學姐的真實大學生活和職場感悟,我們看到了青春、看到了奮鬥,隨他們一起體會勝利的歡欣,也一起品嚐失敗的淚水。我們有了更多的收獲。”張子凡介紹到。“這些生涯故事全部來自我們的學生,他們就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沒有高大上的光環,隻有自己不斷追求成長、追求卓越的故事,身邊人講述身邊事,這種真實的反映,才會讓我們的同學產生更多的共鳴,開始有想法、有轉變。”葉心宇介紹到。

葉心宇不滿足線上發聲,一直在思考:“如何在課堂之外持續發起職業生涯主題活動,讓更多追求成長改變的大學生參與進來?”讓線上與線下、校園與職場、課堂與課外建立更多有價值的鏈接,將大學生的學習成長、生涯探索與社團活動、公益行動、校園團隊建設、新媒體傳播等進行有機結合,引領大學生通過行動發現更為廣闊的職業世界和生涯空間,助力大學生進行切實有效的職業準備,葉心宇的這些構想在耿陽、李治傑、王乾旭、張奧棟、張子凡等曆屆社團骨幹的努力下,發展成為了一個有夢想、有行動、有擔當的青年學子持續傳承的校園團隊。從2017年秋天到現在,職說心語團隊相繼開展了雙選會現場公益谘詢、職業生涯規劃大賽、職業生涯導航計劃、校園微公益行動、生涯思享會、畢業季生涯故事會、經理人進課堂等主題活動,對參與同學的生涯喚醒和開啟、生涯探索與踐行起著引領和推動作用。

勇於探索 不斷提升育人模式

葉心宇認為:“《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絕不能停留在聽聽課、交作業、修學分的層麵,要引導學生內觀自我、外看世界,學會將自我價值的實現和社會發展的需求結合起來,學會將個體發展的小目標與家國情懷的大目標結合起來。”

從2016年開始,葉心宇不斷探索師生共創課堂的教學模式,每周都會安排一個課時讓同學們講好一個小專題、解決一個小問題。班級同學提前分組——指定範圍內選定分享主題——分工協作搜集資料、做PPT——課堂宣講——拍照留念——問題互動、教師點評——小組複盤——將共創成果共享。目前,師生共創課堂的教學探索讓更多同學有了課程的參與感、獲得感。

“成為一個有故事的人,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葉心宇將來自優秀校友/優秀畢業生的生涯故事,融入了課程教學以及開展的第二課堂活動。近年來,他相繼邀請了30多位優秀校友、職業經理人、創業者以及企業家袁嶽,通過線上或線下的方式參與活動,從職業人的視角探索與發現職業世界、分析與解構職業規則、探究與探尋職業路徑。

2019年河南工程學院大學生職業生涯活動月、第一屆青年人才選拔暨生涯規劃大賽,從初賽到決賽所有評委都來自特邀職場導師/優秀校友,是職業生涯教育的探索創新之舉,得到了參與職業經理人和優秀校友以及大賽參與者的廣泛好評,網絡直播的總瀏覽量達1.4萬+,線上傳播量累計達5萬左右;2021年度大學生職業生涯導航計劃特聘10名校內導師、9名職場導師,助力導航計劃營員更好地讀大學、謀生涯、行職場,受到了導航計劃營員和特聘校內外導師的高度評價,活動宣傳的線上傳播量累計達7萬+。他指導社團聚焦青年青春青創,讓覺醒開啟未來生涯、讓行走見證更多可能,著力打造一年一度的河南工程學院大學生職業生涯活動月、大學生職業生涯導航計劃,2021年開展的“行走的明信片”設計大賽,獲得了2000多名學生的關注、100多名學生的參加,取得了非同尋常的影響,線上傳播量累計達3萬+,讓“行走的明信片”成為記錄和珍藏大學時代最為寶貴的青春記憶。

目前,職說心語工作室以立德樹人為主線,緊密結合學校“三全育人”“五育並舉”的人才培養體係,持續踐行“就業創業育人”理念,通過理論與實踐、校園與職場、線上與線下、引進來與走出去、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的方式,將大學生的學業生涯成長、職業生涯探索與社團活動、公益行動、社會參與等進行有機結合,引領大學生開啟更多可能的生涯覺醒。已初步形成了以“職說心語”公眾號為線上載體,以“職說心語”工作室為線下窗口,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管理》等就業創業指導課程和其指導的社團協會為活動支點,充分發揮“線上+線下+課程+社團”協同育人模式的引領作用。

創新堅持 努力成為生涯教育的踐行者

正如德國卡爾·西奧多·雅斯貝爾斯所說,“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秉承這樣的理念,葉心宇發起的“職說心語”以及當初播下的生涯教育的星火,正在綻放出更多精彩與光芒。工作室的成長與發展也得到了校團委、校工會、商學院、招生就業處、創新創業學院等部門的大力支持,而且不斷吸引和凝聚誌同道合的青年骨幹教師加入,這中間有18年教齡、研究方向為創新創業的劉鏡博士,有9年中國銀行工作經曆、17年教齡的張會鋒副教授,有韓國留學經曆的年輕業務骨幹靳小宇博士,有2021年踏上三尺講台的徐瑞華博士等。

葉心宇老師和他的團隊,在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探索與實踐的道路上不斷前行、進無止境。他們將新的理念不斷融入,在2021年6月,先後立項了校級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校級線下一流本科課程、校級自編本科教材。葉心宇主持的校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大學生職業準備十堂必修課》,從加大社會化的比重、加強校企合作的視角出發,側重於校外優秀職業經理人、實踐型生涯規劃專家與就業指導專家的聯合共創,曆經兩年多的精心打磨,已經在2021年秋天正式上線。經過一個學期6個專業、14個班級、459名同學的完整線上學習,累計完成章節學習次數45701次、生涯研習討論5934次,得到了同學們的積極反饋與高度評價。

近年來,葉心宇和他的職說心語工作室先後被黑蘋果青年、《河南教育(就業&創業)》雜誌、《中國大學生就業》雜誌、全國高校就業中心學習強國號、《河南青年時報》等進行了報道。“榮譽隻代表過去,教育的道路,隻有不斷前行、探索、堅持”。下一步,葉心宇和“職說心語”工作室繼續將品牌社團的培育指導、生涯專題活動的優化創新等特色進一步發揚光大,將教師團隊的教學、研究和實踐與學校的人才培養、教學質量工程、精品課程建設、科研工作創新以及學生的成長課題、創新創業類大賽、職業生涯規劃大賽進行有機結合,讓更多的資深職場導師、青年骨幹教師加入進來,讓工作室真正成長為連接校園和社會的溝通橋梁,成為校園文化的引領者、第二課堂的風向標、生涯教育的踐行者,助力更多有誌青年勇往“職”前、“職”麵未來!

(beplay2網頁登錄 來源:河南工程學院)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