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深入學習領會“鄂豫皖蘇區根據地是我們黨的重要建黨基地”“大別山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的內涵,深化中國共產黨曆史和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研究,由信陽師範學院主辦,大別山精神研究院、大別山紅色資源與文化發展研究院、河南省紅色資源研究中心承辦,信陽市溮河區委協辦的“中國共產黨建黨基地暨大別山精神”學術研討會在藝術樓報告廳舉行,信陽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謝天學,信陽師範學院校長李俊,《團結報》總編輯助理邵宏華,以及河南人民出版社、中共信陽市委黨史研究室、大別山幹部學院、信陽市委黨校(行政學院)、中共溮河區委、曆史文化學院等單位的領導參加了開幕式,開幕式由副校長餘本海主持。來自國防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柏坡紀念館等50餘個省內外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和黨史研究部門的8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
李俊代表學校對各位領導、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歡迎,並介紹了學校辦學、大別山革命曆史與大別山精神研究的基本情況。他表示,建校40多年來,信陽師範學院始終秉承紮根老區、服務老區的優良傳統,發掘老區紅色資源,培育紅色資源學科,開展鄂豫皖革命曆史、大別山革命精神遺產、紅色教育等方麵的學術研究,實施紅色育人,打造了在省內外具有較大影響的“講價值觀故事”育人品牌。此次研討會的成功召開,必將對中國共產黨建黨基地和大別山精神的研究、闡釋,對我校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邵宏華、謝天學分別代表《團結報》社和信陽市講話;中共信陽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祝輝宣讀了中共河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路海江的賀信。
研討會的主題發言階段,國防大學董誌銘教授、武漢大學丁俊萍教授、我校校長李俊教授、大別山幹部學院常務副院長林誌成和我校田青剛教授分別圍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建黨道路、黨創建時期的紀律建設、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黨的政治建設、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建黨經驗、建黨基地的內涵與大別山建黨基地的貢獻等進行了主題發言。
研討會的小組討論階段分別由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曾耀榮教授、河南中醫藥大學譚備戰教授主持。與會的專家學者圍繞中國共產黨建黨基地、大別山精神以及紅色育人等問題展開了深入的研討交流。
此次研討會得到民革中央機關報《團結報》文史周刊的大力支持。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