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浙江工商大學學術評價與科技統計研究院研製的《中國高校人文社科發展報告2024》隆重發布,報告得到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科技管理與評價專業委員會的大力支持,70多位業界專家擔任顧問或編委專家,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24年4月出版。
中國高校人文社科發展報告
《中國高校人文社科發展評價報告》通過科學、係統的指標體係,全麵、客觀地評估各高校在人文社科發展方麵的表現,展示了本科高校在人文社科領域的綜合實力和發展動態。指標體係包括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文化傳承與社會服務、國際化5個一級指標,13個二級指標,24個三級指標。
本報告的特點是權威性、學術性、客觀性,強調質量評價與評價質量。貴陽人文科技學院在民辦綜合類高校人文社科綜合得分及排名中,綜合類排名第16!民辦高校總排名第51!
民辦綜合類高校人文社科綜合得分及排名
排名的揭曉,令人激動,更令人振奮。全國第16的排名,是對貴陽人文科技學院不懈追求的最好肯定,激勵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莘莘學子繼續前行,追求卓越。貴陽人文科技學院將在高等教育的道路上,堅持問題導向,不斷開拓創新,全力促進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研創新等各領域的高質量發展,為地方社會的發展輸送更多優秀的人才。
你好,這裏是貴陽人文科技學院
貴陽人文科技學院前身是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2021年5月,經教育部、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同意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轉設更名為貴陽人文科技學院。2023年5月,經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民政部門審核備案,成為貴州省同類院校中首家非營利性民辦高校,學校辦學經費將主要用於改善辦學條件、支持人才培養。
學校辦學定位於綜合性應用型本科高校,不斷深化產教融合,強化實踐教學,助推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學校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形成了以文學、工學、法學為主,管理學、理學、教育學為支撐、藝術學、農學、經濟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協調發展,並積極探索新文科、新工科、新農科的專業建設模式,現有40個本科專業招生,在校學生1.5萬餘人。
學校現有兩個校區,花溪校區坐落於被譽為“高原明珠”的貴陽市花溪區,大學城校區坐落在產城融合創新、生態文明示範的國家級貴安新區。學校占地麵積600餘畝,校園環境優美,教學生活設施配套齊全。
近年來,學校先後榮獲“全國創建新型智庫先進社會組織”“貴州省高等學校‘五好’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學校獲省部級以上個人或團體獎項600餘次。學生在各大賽事平台共獲得國家級獎項30餘項,省級獎項80餘項。
2019年貴陽人文科技學院“銀鳳釵頭”項目團隊從全球五大洲124個國家和地區的109萬個團隊中脫穎而出,斬獲教育部等十一部委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國賽金獎,實現了貴州省在該項大賽中金獎零的突破,團隊成員獲得孫春蘭副總理的親切接見。2022年貴陽人文科技學院建立的創客中心獲批貴安新區級眾創空間,加強項目孵化與雙創實踐基地建設。2023年在第十三屆“三創賽”全國總決賽中,貴陽人文科技學院竹蓀黔釀團隊獲得全國特等獎。2023年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貴陽人文科技學院師生獲得全國一等獎。
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學校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秉承“修身、自信、樂學、篤行”的校訓,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社會信賴、人民滿意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