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上海音樂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暨中國少數民族器樂藝術研究學術展演周開幕。凱裏學院“嘎能朗”侗歌合唱團及音樂與舞蹈學院名譽院長朱亞祿受邀參加了開幕式及非遺傳承專場音樂會。
此次聯合參演得到了凱裏學院領導的高度重視,由音樂與舞蹈學院院長唐麗香帶隊參加。在開幕儀式上,朱亞祿被聘為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暨中國少數民族器樂藝術研究聯盟特聘專家。
本次非遺專場音樂會舉行兩場,10月31日至11月1日,“嘎能朗”侗歌合唱團均參演,第一場音樂會聯合參演節目是侗族人聲、古箏重奏與打擊樂融合《江火流瑩》,八位侗族姑娘穿著銀光閃閃、華麗的正裝,在舞台贏得陣陣掌聲。清脆悅耳的侗族大歌與中華傳統古箏融合,仿佛山間泉鳴,久久回蕩在耳邊,成為全場的焦點和重頭戲,得到領導和觀眾們的一致好評。第二場音樂會參演節目是由中國著名作曲家、教育家、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建民創作的民族管弦樂《大歌》,與上海音樂學院民族樂團·民族管弦樂聯合參演,實現侗族大歌與中華優秀傳統民族樂器大融合。五位侗族姑娘一邊唱歌一邊緩緩走上舞台,掠過古夢邊緣的旋律,若隱若現的蟬鳴聲,把觀眾帶到了世外桃源般的侗寨裏。最後的返場節目是侗族的《哆耶》歌舞表演,劇場內所有人一同拍手歡呼,再次把觀眾和管弦樂團帶到了熱情歡快的侗寨。
凱裏學院長期致力於傳承和發揚民族民間文化,為保護、傳承、弘揚貴州省黔東南州民族民間文化,凱裏學院於2003年創建了“嘎能朗”侗歌合唱團,團隊曾榮獲第十二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銀獎和觀眾最喜愛獎;全國第二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二等獎;第三屆中國民歌合唱節金獎;“多彩貴州”歌唱大賽金黔獎等。2011年和2018年兩次受邀參加春節聯歡晚會錄製,應邀至國家大劇院展演,多次代表貴州省、黔東南州出訪日本、法國、德國、泰國等國家和地區,受到各國觀眾的廣泛讚譽。今年8月中旬受邀參加中國美工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的8場專場展演,9月下旬參加“全國演藝博覽會”,10月中旬參加“中國四川成都第八屆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等,得到現場觀眾的一致好評。中國新聞網、《光明日報》、中國藝術報、中國教育報、人民政協報、人民網、中國民族報等多家國家級新聞媒體對此進行報道。
此次凱裏學院“嘎能朗”侗歌合唱團上海音樂學院之行,進一步拉近了兩校之間的友誼,架起了雙方師生交流合作的橋梁,“嘎能朗”侗歌合唱團的精彩演藝,充分展現了侗族大歌的藝術魅力,彰顯了凱裏學院的辦學特色。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