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技,後人傳承——南寧市第十三中學“濕拓畫”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
beplay2網頁登錄訊初冬微寒,萬物寧靜,唯藝術熾熱暗湧。2020年12月1日,南寧市文聯“文藝進校園”誌願服務活動在南寧市第十三中學開展。廣西濕拓畫第一人龐永雙老師把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濕拓畫”帶進十三中校園。她現場為同學們展示“濕拓畫”作畫技藝,並向同學們講解“濕拓畫”的曆史、作畫的技巧等,為同學們揭開這個失傳千年古技的神秘麵紗。
龐老師先為同學們現場創作“濕拓畫”。她嫻熟靈動的手在水麵上自由穿梭,短短的十幾分鍾,一幅色彩鮮豔、活靈活現的作品就呈現在同學們眼前。整個作畫過程,同學們看得十分投入,全場鴉雀無聲,似乎空氣都是靜止的。當龐老師雙手拿起作品時,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讚歎聲,同學們被這神秘的藝術深深吸引。

龐永雙老師現場展示濕拓畫繪畫
接著,龐老師為大家講解“濕拓畫”的曆史。它起於唐朝,經過絲綢之路流傳到土耳其。然而,這個技法在中國早已絕跡。後經李昕桐老師傳承到中國,在經曆千年風雨洗刷,它又回到中國,再次在祖國生根發芽。
然後龐老師給大家播放了一段李昕桐老師在電視節目上展示“濕拓畫”創作的視頻,讓同學們更進一步了解這門鮮為人知的藝術,同學們無不為這神秘而又精美的藝術讚歎。

學生觀看濕拓畫視頻
龐老師為了學習“濕拓畫”,幾經周折,輾轉多次,曆經半年才找到李老師並拜她為師學習創作“濕拓畫”,枯燥的學習並沒有磨滅她對藝術的熱情。她執著於藝術不怕苦、不怕累、不放棄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她為傳承中華優秀文化潛心專研的學者精神值得大家弘揚。“濕拓畫”藝術其實離我們挺近,如果我們願意,我們也可以成為它的傳承人。
龐老師通俗易懂的講解激發了同學們的興趣,同學們紛紛舉手提問,他們對“濕拓畫”現在在國內的傳承情況、龐老師現在的工作狀況、顏料的保存及其使用方法都非常感興趣,龐老師開心地為大家一一解答,並呼籲大家一起來學習這門藝術。
最後,龐老師把現場創作的作品贈予十三中的傅老師,並與大家合影留念。

龐老師與同學合影留念
本次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給同學們帶來了全新的藝術體驗,開拓了同學們的視野,讓同學們在藝術的海洋裏遨遊,浸潤藝術靈魂。這是一次非物質文化遺產接地氣的傳承。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