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午,廣州華商職業學院百千萬工程突擊隊“助農為樂”實踐隊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到達廣州石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此次實踐活動是為了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建設,根據團省委實施廣東青年下鄉返鄉興鄉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三年行動,助力推動廣東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助農為樂“實踐隊與石鄉公司結對成功,以增城絲苗米產業為切入點,農業社會化服務為載體,致力於搭建農業社會化服務區鎮村三級服務協辦體係,將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為鄉村振興貢獻華職學子的一份力量。
為做好百千萬工程突擊隊相關結隊工作,陳金苗老師、莊澤森老師和董學乾老師多次前往石鄉公司實地考察及洽談對接。按照結隊工作需求,指導老師組織筆試、麵試兩個環節,通過學生自願報名的方式,經層層篩選,最終來自6個學院的14名隊員脫穎而出成為“助農為樂”實踐隊。
結對項目簡介
廣州石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簡稱“石鄉農機”)成立於2009年2月,曆經十餘載,石鄉農機目前已發展成為組織健全、農機具配置齊備、業務體係完善、運行機製成熟的社會化服務組織。先後獲評省級“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聯合體、廣東省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單位,以及廣東省女大學生創業實踐和就業實習基地等榮譽,其負責人沈燕芬,以90後新農人身份當選為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其團隊先進事跡先後受到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農民日報、學習強國等央媒及各級主流媒體的宣傳報道。
“石鄉農機”將聚焦於農業綜合服務的示範帶動,以“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聯合體發展模式,逐步開展產業資源整合,並計劃將服務鏈條向耕種管收、產地烘幹、產後加工等“一條龍”農機作業服務延伸,向農村電商、農資統購、技術示範、谘詢培訓、產品銷售對接等“一站式”綜合農事服務拓展,以此延伸農業社會化服務產業鏈條,走專業化作業、規模化生產、資源共享之路,為種植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後全產業鏈條的農業社會化綜合服務,把“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真正落實到位。
“鄉”約的開始
石鄉農機——沈燕芬總經理,在實踐活動開展前對實踐隊寄語厚望,鼓勵隊員在實踐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鄉村發展貢獻青春力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當代青年要爭做一個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
實踐隊工作會議
會上,指導老師針對分工的開展及注意事項進行作具體安排,陳老師強調團隊應齊心協力、全力以赴,高效率完成工作任務。
熟悉田間地頭工作環境
在田間地頭中,由工作人員吳桂馨作介紹,目前這片土地是我們這支新農人團隊返鄉後,通過土地綜合整治係列工作,把這片農村閑置田地、低效利用土地逐步盤活,全部種上優質的增城絲苗米,並且開始謀劃著自產自銷的品牌之路。
搬運泡盆及浸泡秧種
浸泡秧種涉及到種植水稻的專業知識,隊員耐心學習並積極參與。因為在水稻育苗的過程中,需要培育水稻的根係,隻有根係發達,才能讓水稻的生長發育創造條件。因此,需要把浸泡露白後的水稻種子播撒在旱地裏。實踐中學習往往比課本更實用,這可是拓展了我們的農業知識。
搬運育苗盤
育秧盤是水稻機插秧不可或缺的組成部件,其主要功能是實現稻秧的育苗過程。通常分硬育秧盤和軟育秧盤。由於夏季溫度炎熱,秧盤的材質不利於在室外存放過久,因為暴曬會導致秧盤塑料材質腐朽,從而損失農業物資經濟。隊員頂著38°的高溫,結合作地搬運育秧盤,共搬了硬育秧盤6800個,軟育秧盤1200個。看到同學們汗如雨滴般落下,石鄉農機的工作人員也豎起了大拇指。
心得體會
邱洋濤
但凡認真思考過自己的生活,想必誰都會希望活得更愉悅、美好。為了追求更好的品質、更美的東西而痛下功夫,這就是我們認為的真正意義上的時尚。
蘇國立
我滿懷期待的下鄉生活終於來啦,謹記指導老師多次開會的叮囑。到達目的地後大家都各司其職,分組完成工作。團隊的力量真的好強大,在炎熱的高溫下,下鄉真的遠遠比我想象中辛苦,但我知道我一定可以,我會勇往直前。
黃文旭
今天深入田間地頭讓我感受到了鄉村大自然的魅力,特別苦、特別累、特別值得。體驗到農民的艱辛讓我更加珍惜當下的美好生活,並對新農村發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這次下鄉讓我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方向,希望將來能為農村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鍾泳儀
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一天,是收獲的一天,是充實的一天。這無疑是一次難得的經曆。成長似乎就在一瞬間,在經曆中成長,在感悟中成長。這是我第一次參加三下鄉實踐活動,對我以後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我認為一個合格的大學生必須要有很好的實踐能力。“三下鄉”實踐活動讓大學生更好的了解新時代鄉村振興,投入其中,去感悟社會。
林丹麗
作為百千萬工程“助農為樂”突擊隊隊員,我深感榮幸。實踐活動讓我有機會深入農村,了解農民的生活狀況,同時培養了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感。今天是實踐活動的第一天,到達目的地後,隊員們如火如荼地開展工作。雖然炎熱的高溫天氣很磨練人,但仍然井然有序地進行農業作業。在實踐活動中,我深刻體驗到了農民的艱辛,也讓我對鄉村振興有了新的理解。
楊祖熙
今天是團隊出發到石鄉公司的第一天,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很快進入到工作狀態中,作為隊長,我充分發揮模範帶頭作用,隊員的配合使今日的工作順利完成,讓我感受到凝聚力的重要性。
廖家豪
炎熱的一天讓我感受下鄉活動特別能曆練毅力,工作人員介紹農務種耕的過程及我的親身體會,讓我明白參與下鄉工作的意義,我今天的努力給他們提供的幫助,得到他們的讚許,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今天我們搬運了很多育苗工具,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一天下來雖然身上髒兮兮的,但臉上燦爛的笑容卻是最溫暖的。
劉海霖
今天的實踐活動,讓我係統了解了一顆穀種到了一株禾苗要經過如此多的程序。在炎炎烈日下開展農業工作,傳統農業勞動如此辛苦,然而今日讓我見識到了無人機灑藥,還有全自動化的收割機收割稻穀,讓我們想起那句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其中的深刻含義。
黃心怡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是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提高青年綜合能力。我很榮幸能通過層層篩選加入實踐隊,我深知機會來之不易,能否抗住炎熱、能否吃苦耐勞、能否盡心盡力,這對於我來說是個挑戰。經過這一天的實踐,我已知任務確實艱巨,但收獲滿滿,讓我拓展水稻農業知識,體會到了農民的不易。
餘鈞
在體感溫度接近四十度的天氣下,頂著烈日幫助農民伯伯搬秧盤,一搬便是一天,早已大汗淋漓,很難想象在此日複一日的辛勞工作中堅持下來的是幾位兩鬢斑駁的老者。今天的實踐讓我感受到農業勞作的千辛萬苦,有一種使命感讓我義不容辭付諸行動。
鄭喬允
今天,團隊到達實踐地後,農業工作一件接著一件,這讓還沒有準備好的我有些許不知所措。在陳老師的安排與分工下,我們開始著手自己的任務。讓我感受到團隊的力量,體會到農民日複一日的工作和辛勤付出,即使有了先進的設備與技術,但是有些工作仍然需要人工去完成。一天下來雖然很疲憊,但我一直提醒自己大學生下鄉是實打實的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張文銳
今天的實踐讓我深刻意識到農民的辛勤勞動和農村發展的挑戰。與農民們的互動中,我感受到他們對土地的熱愛和無私奉獻精神。這次經曆讓我意識到年輕人應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活動,為農村發展貢獻一己之力。我將關注農村發展問題,並努力提供支持和幫助。團隊合作也成為我心中的重要力量,隻有團結一致,才能順利完成任務。我倍感珍惜這次機會,我將以實際行動支持農村發展。
周曉蘭
實踐團隊出發的第一天,似乎暗示著我們“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我滿懷對下鄉的期待,心情是激動興奮的鉚足了幹勁,高效工作,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實踐是最好的教科書,假期實踐將會激發我的學習潛力,也讓我在將來學習好專業知識,用專業技術幫忙更多人。
黃鈺漩
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今天出發前往廣州市增城石鄉農機合作社開啟為期14天的“三下鄉”活動!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帶著對“三下鄉”無限的憧憬之情,我幻想著,期待著,準備著。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實踐活動,我也非常榮幸能參加這次暑期的“三下鄉”活動,我覺得這絕對會是我人生中最難忘的暑假。
實習編輯:範文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