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作文題目
|
新課標Ⅰ | 新課標Ⅱ | 湖北 | 山東 | 廣東 | 四川 | 安徽 | 山西 | 黑龍江 | 遼寧 | 福建 |
河南 | 河北 | 江蘇 | 陝西 | 湖南 | 北京 | 吉林 | 貴州 | 廣西 | 雲南 | 新疆 |
內蒙古 | 甘肅 | 浙江 | 重慶 | 江西 | 天津 | 上海 | 寧夏 | 青海 | 海南 | 西藏 |
2015年浙江高考語文作文考題:文章和人品
6月7日上午,2015年高考開考。首場語文考試的作文題目引起網友廣泛關注。不少走出考場的學生認為,浙江的作文考題“人品和文章”主旨有些模糊,寫起來有些難度。
溫州大學人文學院老師、文學博士崔勇認為,今年的作文題目,是一個“可考”的題目,平時有積累,善閱讀,勤思考的學生,較容易寫出立意深遠的作文,反之寫出的文章會略顯呆板。
崔勇認為,此次高考作文討論的是“顏文兩爭”,這是一個爭論長久,並不限於國內的文學理論話題。
中國傳統強調“顏文合一”,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文章是修身養性的手段;外國則認為寫作僅是一種技藝,與人品無關。思考較深的學生,如果從這方麵切入,會寫出不一樣的文章。
除此,如果聯係現實,“顏文不一”的例子,時常可見。新聞上經常看到“語言腐敗”的例子,官員在位置上,對反腐敗等問題誇誇其談,然而實際上自己就是一個腐敗的人。
學生也可以聯係自己,平日裏的命題作文,有多少是假話,空話,套話。這也都是語言的腐敗。當然,你也可以想想歌德,想想莎士比亞,文章是這麼的棒,人是這麼的小氣;也可以想想創出瘦金體的宋徽宗趙佶。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
此次作文題,可供采用的例子非常多,較能反映一個學生的閱讀量。
作者:溫婉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