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江蘇省2023年重點高校招生專項計劃實施工作安排
2023-04-21
江蘇省教育考試院
作者:
關注掌上高考


溫馨提示:模擬誌願填報用掌上高考,信息豐富準確,一鍵生成“衝-穩-保”誌願。點擊此處,開始精準填報吧!

  各有關設區市、縣(市、區)教育局、公安局、鄉村振興局: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製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2023年全麵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根據教育部《關於做好2023年重點高校招生專項計劃工作的通知》(教學司〔2023〕4號)要求,2023年我省繼續麵向農村和脫貧地區實施重點高校招生專項計劃,具體包括高校專項計劃和地方專項計劃。現就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實施區域

  我省2023年高校專項計劃和地方專項計劃的實施區域為:豐縣、沛縣、睢寧縣、徐州市銅山區、徐州市賈汪區、新沂市、邳州市、淮安市淮安區、淮安市淮陰區、淮安市洪澤區、漣水縣、盱眙縣、濱海縣、響水縣、阜寧縣、射陽縣、灌雲縣、灌南縣、連雲港市贛榆區、東海縣、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宿遷市宿城區、宿遷市宿豫區、泰興市、泰州市薑堰區、泰州市醫藥高新區(高港區)、泰州市海陵區、如皋市、海安市、句容市、丹陽市、鎮江市丹徒區、鎮江市潤州區、常州市金壇區、溧陽市、南京市溧水區。

二、報考條件

  考生須同時具備下列三項基本條件:

  1.符合2023年統一高考報名條件;

  2.本人及父親或母親或法定監護人戶籍地須在我省實施區域的農村地區,且本人具有當地連續3年以上戶籍;

  3.本人具有戶籍所在縣(市、區)高中連續3年學籍並實際就讀。

  高校專項計劃招生高校可在此基礎上提出其他報考要求並在招生簡章中明確。

三、高校專項計劃

  (一)招生高校和計劃

  高校專項計劃由教育部直屬高校和其他有關高校(名單見附件1)承擔,招生計劃按教育部有關文件執行。

  (二)報考辦法

  4月5日前,有關高校完成招生簡章發布;4月25日前,考生完成報名申請;5月20日前,省教育考試院下載相關考生信息,由有關設區市、縣(市、區)完成考生戶籍、學籍等基本條件審核;5月31日前,有關高校完成考生其他條件審核。

  考生可登錄教育部陽光高考平台和擬報考高校網站,查閱招生簡章,了解報考具體時間、辦法和要求等。

  (三)填報誌願和錄取

  經公示無異議的高校專項計劃入選考生,須在規定時間登錄省教育考試院高考誌願填報係統填報高校專項計劃誌願。如在規定時間內,考生未填報高校專項計劃誌願,即視為放棄高校專項計劃招生資格。

  我省在誌願填報時專設一個誌願欄,符合條件的入選考生均可填報高校專項計劃誌願。若考生同時獲得多所高校多種招生形式(高校專項計劃、綜合評價招生、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入選資格,隻能選擇其一填報。

四、地方專項計劃

  (一)招生高校和計劃

  地方專項計劃由部分省屬高校(名單見附件2)承擔,招生計劃數和專業詳見《江蘇招生考試》(2023年招生計劃專刊)上冊。

  (二)報考辦法

  6月20日前,有關設區市、縣(市、區)完成有資格填報地方專項計劃的考生戶籍、學籍資格審核並進行公示,經公示無異議的考生,方可填報地方專項計劃誌願。

  (三)填報誌願和錄取

  地方專項計劃列入本科提前批次,單設一類“地方專項計劃”,執行特殊類型招生控製線。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須在規定時間內網上填報誌願,並對自己所填報信息的準確性和安全性負責,不需要現場簽字確認誌願信息。符合條件的考生,按照平行誌願投檔規則投檔,由高校擇優錄取。

五、工作要求

  各地要在總結近年來專項計劃相關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協作聯動,細化完善各項工作方案。

  (一)嚴格開展資格審核

  各地要建立教育、公安、鄉村振興等多部門聯合審核工作機製,強化部門協作和信息共享,認真細化本地區考生戶籍、學籍信息審核辦法。要根據本地推進城鎮化和戶籍製度改革情況,參考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城鄉區域劃分有關標準,科學合理確定本地農村地區的範圍,並依托公安戶籍係統和beplay體育手機生學籍係統等,對考生的報考條件進行審核。要嚴格執行專項計劃報考條件、資格審核程序和工作流程,確保考生報考信息、紙質檔案、beplay體育手機生學籍係統信息一致,嚴防資格造假。對於報考資格存疑的考生,要認真組織資格複核,堅決取消不符合戶籍、學籍要求的考生資格。從2023年起,往年被專項計劃錄取後放棄入學資格或退學的考生,不再具有專項計劃報考資格。

  (二)強化監督管理機製

  各地要嚴格執行招生信息“十公開”要求,建立和完善分級負責、規範有效的信息公開機製,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廣泛接受社會監督。要及時將專項計劃資格審核通過考生的姓名、性別、學籍學校、實際就讀學校、本人及父親或母親或法定監護人戶籍地信息等分別在設區市、縣(市、區)招生考試機構網站、中學網站和班級公示,公示時間不得少於10個工作日。要完善信訪舉報機製,嚴格依據《信訪條例》(國務院令第431號)和教育信訪工作規定,及時妥善處置各類信訪問題。

  (三)加大違規查處力度

  各地要建立考生資格審核工作責任製和責任追究製,嚴肅工作紀律,加強監督檢查。對在專項計劃招生中出現的弄虛作假、暗箱操作、徇私舞弊等違規違紀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對偽造、變造、篡改、假冒戶籍學籍等信息或以其他方式騙取專項計劃報考資格的考生,以及存在違規行為的學校、單位和個人,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嚴肅處理,並追究相關人員責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對於提供虛假個人信息或申請材料的考生,認定為在國家教育考試中作弊,取消其專項計劃報考和錄取資格,同時取消其高考報名、考試和錄取資格,並視情節輕重給予暫停參加各類國家教育考試1-3年的處理。對於違規違紀的公職人員,要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等相關規定嚴肅處理。對直接責任人和負有領導責任的人員,要依紀依規嚴肅追責問責。

  (四)加強政策宣傳服務

  各地各中學要充分利用各類媒體,積極開展專項計劃招生政策的宣傳解讀,讓考生和家長充分知曉、準確掌握專項計劃實施區域、報考條件、招錄程序、優惠政策、資格審核辦法等。要多渠道開展政策谘詢服務,及時解答考生疑問,鼓勵符合條件的考生踴躍報考。

  請有關設區市、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速將本通知轉發至轄區內高中教育階段學校。

  附件:1.高校專項計劃招生院校名單

  2.地方專項計劃招生院校名單

  省教育廳省公安廳

  省鄉村振興局

  2023年4月17日

  (此件主動公開)

  附件1

高校專項計劃招生院校名單

  教育部直屬高校(72所)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國農業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中國傳媒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南開大學天津大學

  複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

  東華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財經大學

  南京大學東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河海大學

  江南大學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藥科大學浙江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吉林大學

  東北師範大學東北林業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武漢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華中師範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重慶大學西南大學四川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陝西師範大學

 蘭州大學

  其他有關高校(23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大連海事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工業大學黑龍江大學上海大學

  蘇州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福州大學鄭州大學

  湖南師範大學廣西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四川農業大學

  貴州大學雲南大學西北大學

  最終名單以教育部公布為準。

  附件2

地方專項計劃招生院校名單

  蘇州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南京郵電大學江蘇大學 揚州大學南京醫科大學

  南京中醫藥大學江蘇師範大學南通大學南京林業大學

  最終名單以《江蘇招生考試》(2023年招生計劃專刊)上冊公布為準。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推薦高校

    推薦學校

      中職院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