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2023年普招藝術類專業省級統考考試說明
黑龍江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藝術類專業省級統考考試說明
一、美術與設計學類考試說明(一)考試科目及形式
1.考試科目及分值。美術與設計學類專業統考科目包括素描、色彩、速寫三門科目,每科滿分均為100分,總分300分。
2.考試形式。素描科目依據考場提供的人物頭像圖片方式考查;色彩科目依據考場提供的靜物圖片方式考查;速寫科目依據考場提供的人物動態圖片方式考查。
(二)考試時間及專業範圍
1.考試時間。素描150分鍾,色彩180分鍾,速寫30分鍾。
2.專業範圍。美術與設計學類專業範圍包括美術學、繪畫、雕塑、藝術設計學、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公共藝術、工藝美術、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動畫、中國畫專業。
(三)考試用具及要求
1.考點提供素描、色彩、速寫三科考試用畫紙,考生不得自帶。
2.考生自帶畫板(畫板上嚴禁粘貼與考試有關的小稿等物品)及相關繪畫用具參加考試。
3.試卷上嚴禁噴灑或使用任何增光劑以及固定液等材料,不得做任何與考試內容無關的標記信息。
二、音樂學類考試說明
(一)考試科目及形式
1.聲樂(麵試)。考生自備兩首曲目(中外作品均可),高考報名時須準確、詳實填寫每首曲目名稱,並自備伴奏(CD光盤),考生在考試現場隨機抽取一首背譜演唱。
2.器樂(麵試)。考生自備兩首曲目(中外作品均可)(協奏曲目可分為Ⅰ、Ⅱ樂章),高考報名時須準確、詳實填寫每首曲目名稱和作者。考生在考試現場隨機抽取一首背譜演奏。
3.視唱(麵試)。考試一律采用五線譜,考試由中等速度的A、B兩條視唱曲組成,由考生本人現場抽取。視唱曲限定在一個升降號以內的自然大小調,和聲大小調和民族調式以內。以基本音級為主,變化音級為輔。視唱曲目的旋律線包括級進、跳進的旋律音程,節奏包括單純均等、附點、切分、連音、休止符在內的各種形態的節奏組合。
4.練耳(筆試)。
(1)音組聽寫。三音音組和四音音組,不超過一個八度的各種音程。
(2)和聲音程聽寫。不超過一個八度的各種音程。
(3)三和弦的聽寫。大、小、增、減四種三和弦的原位和轉位和弦,形式為分解和弦和柱式和弦兩種。
(4)節奏聽寫。包括單純音符、附點音符、切分音、連音符、休止符等。最小時值為16分音符的各種節奏組合。
(5)旋律聽寫。局限在一個升降號以內的自然大小調、和聲小調、民族五聲調式的兩拍子和三拍子的旋律。
以上(1)、(2)、(3)、(5)項均提示標準音 a1,(4)、(5)項的提示速度。
5.基本樂理(筆試)。
(1)考試內容。音及音高、記譜法、音符與休止符、常用記號、節奏與節拍、音樂的速度與力度、音程、音律常識、調式(大、小調式,民族調式)、和弦、移調、裝飾音。
(2)參考書目。《音樂理論基礎》李重光編著 人民音樂出版社
(二)考試時間及專業範圍
1.考試時間。練耳(筆試)30分鍾,基本樂理(筆試)90分鍾。
2.專業範圍。音樂學類專業範圍包括音樂學、音樂表演(聲樂)、音樂表演(器樂)專業。
(三)計分方式及成績合成
考試過程中,視唱按 30 分記錄成績,其他各科目均按 100 分記錄成績,最後按以下公式合成各專業課成績(每科成績折算後小數部分按四舍五入記分)。
(1)音樂表演(聲樂)專業:
基本樂理(滿分100 分)×0.3=樂理最終成績
視唱(滿分30 分)×0.5=視唱最終成績
練耳(滿分100 分)×0.15=練耳最終成績
聲樂(滿分100 分)×1.4=聲樂最終成績
聲樂表演(聲樂)成績=樂理最終成績+視唱最終成績+練耳最終成績+聲樂最終成績
(2)音樂表演(器樂)專業:
基本樂理(滿分100 分)×0.3=樂理最終成績
視唱(滿分30 分)×0.5=視唱最終成績
練耳(滿分100 分)×0.15=練耳最終成績
器樂(滿分100 分)×1.4=器樂最終成績
器樂表演(器樂)成績=樂理最終成績+視唱最終成績+練耳最終成績+器樂最終成績
(3)音樂學專業:
基本樂理(滿分100 分)×0.3=樂理最終成績
視唱(滿分30 分)×0.5=視唱最終成績
練耳(滿分100 分)×0.15=練耳最終成績
聲樂(滿分100 分)×0.7=聲樂最終成績
器樂(滿分100 分)×0.7=器樂最終成績
音樂學成績=樂理最終成績+視唱最終成績+練耳最終成績+聲樂最終成績+器樂最終成績
三、戲劇與影視學類考試說明
(一)報考條件及要求
1.報考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考生,五官端正,發音器官無疾病。
2.考生在麵試時須素顏參加考試,不得化妝;需露出眉毛及耳朵;如佩戴隱形眼鏡須為全透明款,不允許佩戴美瞳隱形眼鏡。
(二)考試科目及形式
1.即興評述(麵試)。根據所給材料進行即興評述(3分鍾以內)。考察學生對語言的綜合實際應用能力、應變能力和對問題的分析能力。
2.新聞播讀(麵試)。根據指定材料進行新聞播讀(3分鍾以內)。考察學生是否具有基本的聲音條件,是否具備良好的普通話語音基礎,是否具有基本的新聞播讀能力。
3.影視作品分析(筆試)。根據所給的影視作品進行分析。考察學生對影視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闡釋能力(考試時間共計2個小時。40分鍾觀看作品,1小時20分鍾寫作,字數800-1000字)。
(三)專業範圍及計分方式
1.專業範圍。戲劇與影視學類包括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和廣播電視編導專業。
2.計分方式。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滿分200分(新聞播讀100分、即興評述100分);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滿分200分(即興評述100分、影視作品分析100分)。
四、舞蹈學類考試說明
舞蹈學類包括舞蹈編導專業和舞蹈表演專業。
(一)舞蹈編導專業
1.報考條件
(1)五官端正、四肢比例較好。
(2)接受過係統的專業訓練,對基本功技術技巧和舞蹈風格韻律具有較強的把握能力。
(3)節奏感強,對音樂有較強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4)舞蹈種類包括中國古典舞、民族舞、芭蕾舞、現代舞、當代舞等。
2.考試科目及分值
(1)舞蹈基本功測試(軟開度、控製、跳、轉、翻)(共100分)。考生身穿緊身連體練功服和芭蕾襪。
①軟開度的考核。分別下豎、橫叉,下豎叉同時向後下腰或抱後腿。
②控製的考核。麵向一點,分別搬前、旁、後腿並控製。
③跳躍的考核。分別完成正反兩麵吸腿大跳、撕叉跳、倒踢紫金冠、雙飛燕、撍步跳。
④轉的考核。二位轉、四位轉、旁腿轉、旁腿吸腿轉、揮鞭轉、直線平轉。
⑤翻身的考核。點翻身、串翻身、前橋、後橋、虎跳、小翻。
⑥技術技巧展示。除以上必考的5項內容外可加試完成以下技巧上步掖腿轉、飛腳、旋子360、龍門大卷、躺身蹦子、直腿蹦子、拉腿蹦子、圈蹦子、搬前腿轉、搬旁腿轉、搬後腿轉、原地前橋、原地後橋、吸腿翻身、圈平轉、絞腿翻身、圈跪轉。
(2)自備舞蹈劇目片段或舞蹈組合表演(中國古典舞、民間舞、芭蕾舞、現代舞、當代舞均可)(共100分)
表演劇目或組合時間限2-3分鍾,可穿舞蹈服裝,考生自備CD光盤。
(3)編舞能力測試(命題即興編舞)(共100分)
命題性即興編舞測試,要求考生在根據所給予的音樂片段即興舞蹈,編舞能力測試要求學生在規定的主題或者規定的道具情況下,根據音樂即興舞蹈並展示。音樂片段播放時長在1分30秒到2分鍾之間。
(二)舞蹈表演專業
1.報考條件
(1)五官端正、四肢比例較好;身高:女1.60米以上, 男1.70米以上。
(2)接受過係統的專業訓練,對基本功技術技巧和舞蹈風格韻律具有較強的把握能力,表演專業要求有較強的表現欲和表演能力。
(3)節奏感強,對音樂有較強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4)舞蹈種類包括中國古典舞、民族舞、芭蕾舞、現代舞、當代舞等。
2.考試科目及分值
(1)舞蹈基本功測試(軟開度、控製、跳、轉、翻)(共100分)。考生身穿緊身連體練功服和芭蕾襪。
①軟開度的考核。分別下豎、橫叉,下豎叉同時向後下腰或抱後腿。
②控製的考核。麵向一點,分別搬前、旁、後腿並控製。
③跳躍的考核。分別完成正反兩麵吸腿大跳、撕叉跳、倒踢紫金冠、雙飛燕、撍步跳。
④轉的考核。二位轉、四位轉、旁腿轉、旁腿吸腿轉、揮鞭轉、直線平轉。
⑤翻身的考核。點翻身、串翻身、前橋、後橋、虎跳、小翻。
⑥技術技巧展示。除以上必考的5項內容外可加試完成以下技巧上步掖腿轉、飛腳、旋子360、龍門大卷、躺身蹦子、直腿蹦子、拉腿蹦子、圈蹦子、搬前腿轉、搬旁腿轉、搬後腿轉、原地前橋、原地後橋、吸腿翻身、圈平轉、絞腿翻身、圈跪轉。
(2)自備舞蹈劇目片段(中國古典舞、民間舞、芭蕾舞、現代舞、當代舞均可)(共100分)
要求:表演劇目或組合時間限2-3分鍾,可穿舞蹈服裝,考生自備CD光盤。
(3)舞蹈表演組合(共100分)
要求:自備完整的舞蹈表演性組合,時間1-2分鍾,考生自備磁帶A麵第一首或CD第一首。
五、書法專業考試說明
(一)考試科目、內容及分值
書法類專業省級統考科目為書法臨摹、書法創作兩科。每科滿分為100分,兩科總分為200分,每科考試時間均為90分鍾。
1.書法臨摹。主要考查考生對中國書法傳統經典作品的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表現能力,考查考生對經典碑帖作品的臨摹、再表現以及對書法筆墨的把握運用能力。要求考生具備紮實的書法基礎技能,對古代經典碑帖的筆法、字法和章法的綜合把握能力。試題給定臨摹範本,分別對範本進行對照寫實臨摹。書法臨摹要求臨摹兩種書體,考試中給出楷書、隸書、篆書、行書四種書體的碑帖文字,其中楷書為必選臨摹的書體,再從隸書、篆書、行書三種書體中任選一種臨摹的書體。
2.書法創作。主要考查考生對漢字字形規律、筆法、字法和章法的綜合把握能力,對書寫技能與表現形式的理解能力,是在臨摹基礎上的升華和自我展現,考查考生的個性與審美追求及藝術表現力。按試題給定的經典詩文進行創作,從楷書、篆書、隸書、行書、草書五種書體中任選一種書體進行創作。
(二)考試要求
1.書法臨摹
(1)試題中給定楷書、隸書、篆書、行書四種書體的臨摹範本,考生須選擇兩種書體進行對照寫實臨摹,其中楷書為必選書體,從隸書、篆書、行書三種書體中任選一種書體。
(2)試卷采用豎式形式,兩種書體臨寫在一張指定考試用紙上。分左右兩部分。楷書臨摹在左半部分,任選書體臨摹在右半部分。可折疊格線但不得畫界格。
(3)忠實於原帖的技法與風格特征,按試題提供的字數、排序進行臨摹,不得擅自更改。
(4)不得在答卷區域落款、鈐印。除給定內容外,不得做任何與考試內容無關的標記信息。
(5)考點提供考試用紙,考生不得自帶。考試用紙為四尺鬥方宣紙2張(含試筆紙1張,尺寸為68cm×68cm)。
(6)考生自帶毛筆、黑色墨汁、毛氈等考試用品。
2.書法創作
(1)書法創作要求從楷書、篆書、隸書、行書、草書五種書體中任選一種書體進行創作,創作內容為指定正文和落款內容。
(2)按試題規定的文字內容答題,不得增加、減少或更改文字內容,有繁體的字須正確使用繁體,不得書寫標點符號。
(3)試卷采用豎式形式書寫,自上到下,從右到左書寫。可折疊格線但不得畫界格。
(4)按試題給定內容落款,不得在答卷區域鈐印。除給定內容外,不得做任何與考試內容無關的標記信息。
(5)考點提供考試用紙,考生不得自帶。考試用紙為四尺鬥方宣紙2張(含試筆紙1張,尺寸為68cm×68cm).
(6)考生自帶毛筆、黑色墨汁、毛氈等考試用品。
(三)參考碑帖
1.楷書參考碑帖:《張猛龍碑》、《張玄墓誌》、《元倪墓誌》、《九成宮醴泉銘》、《多寶塔碑》、《麻姑仙壇記》、《雁塔聖教序》、《孔子廟堂碑》、《智永千字文》、《妙嚴寺記》。
2.隸書參考碑帖:《張遷碑》、《曹全碑》、《禮器碑》、《乙瑛碑》、《石門頌》、《衡方碑》、《西狹頌》、《清隸》。
3.行書參考碑帖:《懷仁集王聖教序》、《祭侄文稿》、《伯遠帖》、《黃州寒食帖》、《二王尺牘》、《米芾尺牘》、趙孟頫《赤壁賦》。
4.篆書參考碑帖:《散氏盤》、《毛公鼎》、《秦詔版》、《袁安碑》、《三墳記》、《白氏草堂記》、《趙之謙許氏說文敘》、《吳昌碩臨石鼓文》。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推薦高校
推薦學校
高考知道
中職院校
- 安徽電氣工程學校
- 合肥市經貿旅遊學校
- 廣西華僑學校
- 南寧市第六職業技術學校
- 賓陽縣職業技術學校
- 貴港市民族職業技術學校
- 容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職業技術學校
- 貴陽經濟技術學校
- 黔西市中等職業學校
- 海南省工業學校
- 海南省商業學校
- 海南省經濟技術學校
- 海南省機電工程學校
- 海南省華僑商業學校
- 海南省銀行學校
- 海南省農墾海口中等專業學校
- 海南省交通學校
- 海南省海口旅遊職業學校
- 文昌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海口華健幼師職業學校
- 石家莊同創鐵路運輸學校
- 武漢市第二輕工業學校
- 武漢市儀表電子學校
- 武漢市黃陂區職業技術學校
- 武漢助產學校
- 湖北現代科技學校
- 哈爾濱航運學校
- 哈爾濱市現代服務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哈爾濱市航空服務中等專業學校
- 哈爾濱市龍江旅遊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黑龍江醫藥衛生學校
- 哈爾濱市鐵乘中等專業學校
- 黑龍江省林業衛生學校
- 南昌工業工程學校
- 南昌市第一中等專業學校
- 信豐中等專業學校
- 井岡山市旅遊中等專業學校
- 沈陽現代製造服務學校
- 沈陽市信息工程學校
- 沈陽市旅遊學校
- 臨沂新世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臨沂興華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山東省臨沂衛生學校
- 濰坊豪邁科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濰坊弘景中醫藥學校
- 陝西省商業學校
- 西安交通職業學校
- 韓城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上海信息技術學校
- 上海市建築工程學校
- 上海港灣學校
- 四川省食品藥品學校
- 四川省樂山市竹根職業中專學校
- 樂山市計算機學校
- 重慶市經貿中等專業學校
- 重慶市渝中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旅遊學校
- 重慶市立信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九龍坡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育才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涪陵區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輕工業學校
- 四川儀表工業學校
- 重慶市江南職業學校
- 重慶市醫藥學校
- 重慶財政學校
- 重慶市梁平職業技術學校
- 重慶市涪陵信息技術學校
- 麗江民族中等專業學校
- 長治市超越學校
- 沈陽市汽車工程學校
- 臨沂電力學校
- 臨沂市工業學校
- 合肥工業學校
- 台山市敬修職業技術學校
- 上海市工藝美術學校
- 重慶中意職業技術學校
- 重慶萬州商貿中等專業學校
- 重慶市涪陵創新計算機學校
- 重慶鐵路運輸技師學院
- 重慶市武隆區職業教育中心
- 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學校
- 新安縣職業高級中學
- 黑龍江省貿易經濟學校
- 黃麓師範學校
- 江西省醫藥學校
- 江西省信息科技學校
- 江西省建築工業學校
- 江西省化學工業學校
- 江西省民政學校
- 九江市理工職業技術學校
- 九江廬山西海藝術學校
- 贛州應用技術職業學校
- 南康區電子工業技術學校
- 贛州旅遊職業學校
- 吉安應用工程學校
- 吉安市特殊教育學校
- 上饒市信州理工學校
- 武漢市第一職業教育中心
- 海南省財稅學校
- 海南旅遊經濟貿易學校
- 海南南方民族藝術學校
- 海南省萬寧市職業技術學校
- 海南珠江源高級職業技術學校
- 海南職業外語旅遊學校
- 海南城市職業技術學校
- 西安現代職業高中
- 廣州市信息技術職業學校
- 廣州市旅遊商務職業學校
- 廣州市幼兒師範學校
- 廣州市交通運輸職業學校
- 廣州市財經商貿職業學校
- 廣州市司法職業學校
- 廣州市醫藥職業學校
- 廣州市輕工職業學校
- 廣州市紡織服裝職業學校
- 廣州市僑光財經職業技術學校
- 廣州市黃埔職業技術學校
- 廣州市番禺區職業技術學校
- 廣州市花都區理工職業技術學校
- 廣州市增城區職業技術學校
- 廣州市增城區衛生職業技術學校
- 廣州市增城區東方職業技術學校
- 廣州市南沙區嶺東職業技術學校
- 珠海市新思維中等職業學校
- 江門市工貿職業技術學校
- 江門雅圖仕職業技術學校
- 開平市機電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廣州市貿易職業高級中學
- 廣州市海珠工藝美術職業學校
- 廣州市從化區職業技術學校
- 台山市培英職業技術學校
- 開平市吳漢良理工學校
- 鶴山市職業技術學校
- 恩平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成都廣信數字技術職業學校
- 重慶市開州區巨龍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重慶市梁平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永川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龍門浩職業中學校
- 重慶市女子職業高級中學
- 重慶工商學校
- 海南省旅遊學校
- 東方市職業技術學校
- 陵水黎族自治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臨高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新餘市職業教育中心(新餘技師學院)
- 會昌中等專業學校
- 南康中等專業學校
- 上猶中等專業學校
- 贛州市贛縣中等專業學校
- 龍南中等專業學校
- 上高中等專業學校
- 玉山中等專業學校
- 永新中等專業學校
- 東鄉機電中等專業學校
- 嫩江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學校
- 沈陽市藝術幼兒師範學校
- 江西工程學校
- 瑞金中等專業學校
- 豐城中等專業學校
- 德興市職業中專學校
- 儋州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海南省農林科技學校
- 海南省民族技工學校
- 海南省文化藝術學校
- 海南省第二衛生學校
- 重慶市護士學校
- 重慶市體育運動學校
- 重慶市渝東衛生學校
- 貴州省交通運輸學校
- 南昌汽車機電學校
- 江西九江科技中等專業學校
- 石家莊裝備製造學校
- 廣西銀行學校
- 佛山市順德區中等專業學校
- 武漢市第二職業教育中心學校
- 重慶市三峽水利電力學校
- 重慶市農業學校
- 重慶藝術學校
- 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學校
- 榆次區職業技術學校
- 阜陽衛生學校
- 德安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分宜縣職業技術學校
- 江西省冶金工業學校
- 石城縣職業技術學校
- 永豐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黎川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海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
- 黔西市水西中等職業學校
- 海南雅典職業技術學校
- 海南省民航職業學校
- 浙江醫藥技術學校
- 南昌鐵路保安中等專業學校
- 江西泛美藝術中等專業學校
- 三亞海洋職業技術學校
- 海口經濟學院附屬藝術學校
- 海南立有美術職業技術學校
- 重慶市南丁衛生職業學校
- 重慶市萬州電子信息工程學校
- 成都核瑞工程職業技術學校
- 南昌向遠軌道技術學校
- 贛北電子工業學校
- 廣州市城市建設職業學校
- 永濟市職業中專學校
- 樟樹市職業技術學校
- 海南省農業學校(海南省科技學校)
- 佛山市順德區北滘職業技術學校
- 佛山市順德區陳登職業技術學校
- 江門市第一職業高級中學
- 江門市新會機電職業技術學校
- 廣州市荔灣區外語職業高級中學
- 江西省交通運輸學校
- 江西省建設工程學校
- 江西省通用技術工程學校
- 江西省輕工業科技中等專業學校
- 南昌市進賢縣職業技術高級中學
- 重慶市萬州現代信息工程學校
- 重慶市合川教師進修學校
- 重慶市巫山縣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雲陽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奉節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豐都縣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巫溪縣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北碚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商務學校
- 重慶市開州區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墊江縣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工藝美術學校
- 重慶市墊江縣第一職業中學校
-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工業管理職業學校
- 重慶市兩江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萬盛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潼南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光華女子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重慶市銅梁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璧山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涪陵第一職業中學校
- 重慶市城口縣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酉陽職業教育中心
-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綦江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忠縣職業教育中心
- 共青中醫藥學校
- 九江市柴桑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大餘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餘幹縣英才職業學校
- 江西省遂川縣職業中學
- 撫州信息工程學校
- 贛州市軍科職業技術學校
- 上饒市信賴工藝美術學校
- 贛州現代科技職業學校
- 貴陽職業技術學院
- 密山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學校
- 黑龍江旅遊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 廣州市電子商務技工學校
- 安徽省徽州師範學校
- 安徽建設學校
- 都江堰市職業中學
- 巴中職業技術學院
- 紅河州特殊教育中等專業學校
- 黑龍江省伊春衛生學校
- 陝西省涇陽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武漢華中藝術學校
- 武漢市工業科技學校
- 武漢長江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孝感思創信息科技學校
- 日照市技師學院
- 青島市技師學院
- 重慶市交通高級技工學校
- 重慶交通運輸高級技工學校
- 重慶市工業技師學院
- 重慶市聚英技工學校
- 重慶市城市建設高級技工學校
- 重慶能源工業技師學院
- 共青技工學校
- 江西文理技師學院
- 成都職業技術學校
- 大慶技師學院
- 南昌華中技工學校
- 共青鐵路工程技工學校
- 於都新長征技工學校
- 南昌當代藝術學校
- 重慶市萬州職業教育中心
- 江西上饒東南智慧技工學校
- 江西省石油技工學校
- 廣西工貿高級技工學校
- 宜春市技術工人學校
- 東鄉高級技工學校
- 江西新餘南鐵技工學校
- 廣州城建技工學校
- 重慶市藝才高級技工學校
- 上饒信工技工學校
- 淮南世際藝術學校
- 合肥竹稞技工學校
- 合肥高科經濟技工學校
- 杭州市第二機械技工學校
- 上海南湖職業技術學院(中職部)
- 上海震旦職業學院有限公司(中職部)
- 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中職部)
- 上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中職部)
- 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中職部)
- 成都市技師學院
- 四川核工業技師學院
- 哈爾濱鐵道技師學院
- 海南省技師學院
- 海南省三亞技師學院
- 海南新東方烹飪高級技工學校
- 海南食品藥品技工學校
- 洋浦經濟開發區高級技工學校
- 台山市聯合職業技術學校
- 上海科創職業技術學院(中職部)
- 上海現代化工職業學院(中職部)
- 上海建設管理職業技術學院(中職部)
- 南昌市望成技工學校
- 海南麗波技工學校
- 海南省交通高級技工學校
- 西安西京職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