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中國教育網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ICAUR:長江師範學院科研競爭力在全國新建(應用型)本科高校中排名第五

長江師範學院2020-07-15

  日前,據悉,“中國新建(應用型)本科高校綜合競爭力排行課題組”(ICAUR)正式發布“中國新建(應用型)本科高校科研競爭力排行榜”,從論文、課題、獎勵、發明專利等四個維度對全國693所新建(應用型)本科高校科研情況進行客觀評價。重慶市共有3所高校進入全國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30強,長江師範學院科研競爭力位居全國第五。

  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建(應用型)本科高校是指1999年以後新建、合並、升格的本科院校。這部分高校占據了我國本科院校的“半壁江山”,截至2019年6月,我國共有新建本科高校693所,占我國1265所本科高校的56.88%。新建(應用型)本科高校在推動高等教育大眾化、促進高等教育公平、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麵,發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中國新建(應用型)本科高校綜合競爭力排行課題組”(ICAUR)是由國內高等教育研究權威專家、部分應用型本科高校書記校長擔任課題組顧問,無錫太湖學院和蘇州大學教育學院等有關學者組建,旨在客觀、公正、係統地評價我國新建本科高校的科研現狀。課題組設置了12項具體的測量指標:英文三大檢索論文(SCI、SSCI、A&HI)、CSSCI論文、CSCD論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授權發明專利。論文、課題、獎勵、發明專利的權重分布是50%、25%、10%和15%。各種統計指標的數據來源,均來自權威的官方網站或專業數據庫。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長江師範學院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建設應用型高水平師範大學為統領,堅定“舉師範旗、走應用路、創特色牌”的辦學道路,大力推進學校內涵建設上水平、特色發展上台階。以學科建設“高峰計劃”、科學研究“攀登計劃”、隊伍建設“梧桐計劃”為重要抓手,不斷提升科研水平,夯實學科基礎,持續優化與社會需求相適應的學科生態係統,經過一係列綜合配套改革,上下聯動,聚力凝心,學校轉型戰略成效明顯,內涵建設全麵提升,重大項目和標誌性成果不斷突破,學科科研顯示度持續提高,學校事業發展不斷開創新局麵。

  近三年,學校累計投入2.3億,引進和培養了300名左右博士,學校現有正高職稱152人,博士學位教師402人,擁有雙聘院士2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巴渝海外引智計劃”國際知名專家10人、重慶市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2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16人(含後備人選)、重慶市“巴渝學者”特聘教授8人。建設了1個重慶市院士專家工作站和2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依托學校“人才強校”戰略,近3年,國家“兩金”項目分別達到兩位數並保持穩定增長。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數在全國排名第126位;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300餘項,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立項數在全國排名第77位。年科研經費已突破1億元;先後獲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省級及以上政府成果獎20餘項。2019年已刊發SCI論文290餘篇。

  通過多年的努力,學校已形成了“一體兩翼”(“新師範”為主體,“新工科”“新文科”為兩翼)的專業格局,樹立了“一山兩江”(武陵山區、長江流域、烏江流域)的科研品牌,凝練了“一區兩遊”(涪陵及周邊區縣、烏江下遊、長江上遊)的服務麵向,確立了“一帶一路”的國際合作交流。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長江師範學院在全國新建(應用型)本科高校排行中獲得良好的名次,充分展示了長江師範學院轉型發展中取得的良好成效,也是長江師範學院辦學水平的直觀體現,進一步提升了長江師範學院的美譽度和學術影響力,為實現學校第三次黨代會提出的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我們堅信,長江師範學院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
eol.cn簡介| 聯係方式| 網站聲明| 招聘信息| 京ICP證140769號| 京ICP備12045350號| 京網文[2017]10376-1180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236號
版權所有 賽爾互聯(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