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二中全會精神,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把“三下鄉”活動作為助力全麵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由四川美術學院公共藝術學院教師劉凱、李海磊和輔導員嶽曉麗帶領26名學生組成“金溪清水,公藝創美”藝術賦能鄉村振興服務團,於7月10日奔赴黔江區金溪鎮清水村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黔江作為全國一類革命老區,在全麵實現鄉村振興進程中,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生態宜居鄉村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川美師生將美術元素、藝術元素應用到鄉村建設中,充分發揮藝術在服務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激發鄉村振興主體的精神動力。
服務團經過前期調研,積極籌備,設計繪製出以清水村自然環境、風土人情、特色農產、鄉村振興成果等為主題的壁畫,用長卷式展現出青山明媚、綠水延綿的新時代美麗鄉村畫卷。
據了解,清水村壁畫設計稿榮獲由重慶美術家協會主辦的“鄉村振興 城市更新”——2022重慶壁畫藝術作品展優秀獎。壁畫麵積達1500平方米,為當地打造了新的鄉村旅遊打卡點。一幅幅描繪著黨帶領村民建設美麗鄉村的新圖景在服務團的畫筆下逐步落成,昔日光禿禿的牆壁穿上了“新衣”,換上了“新顏”。吸引了眾多村民及遊客前來駐足打卡,大家讚不絕口,村裏的孩子也被吸引而來並參與壁畫繪製,體驗和感受藝術的魅力。
公共藝術學院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依托學院專業優勢,充分發揮實踐育人,組織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更多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在為期8天的壁畫藝術實踐過程中,服務團成員秉持著習近平總書記寄語青年的“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信念精神激勵自己。他們克服了高空作業的恐懼、忍受著高溫酷暑、蚊蟲叮咬的不適,巧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發揮工匠精神,學以致用,用手中的畫筆勾勒出美麗鄉村景致,為美化鄉村人居環境和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據悉,公共藝術學院已連續多年組織師生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為每個鄉村專屬設計、繪製壁畫,打造“一牆一文化 一村一美景”,美化鄉村人居環境、提升村民審美素養,用藝術助力鄉村振興,有效提升地方文化建設發展,帶動鄉村特色產業發展,進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開啟校地共建聯動新局麵。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