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康養”誌願服務團赴重慶市綦江區展開了山地農業調研活動,為學校建設現代山地智慧農業學院提供助力。該活動得到了農業農村部長江上遊傳粉昆蟲資源保護與利用重點實驗室、重慶市特色作物資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植物環境適應分子生物學重慶市重點實驗室等專業技術的支持。
為深入了解山地農業狀況,誌願者分別前往了綦江區古南街道清水村、郭扶鎮高廟村、石壕鎮響水村和萬隆村進行調查。在清水村,誌願者參觀了當地高粱地,該高粱地是去年完成改造建設的高標準農田,但受到了今年異常氣候的影響,高粱的生長情況不盡如人意。清水村黨總支書記高承鋒希望能得到誌願者在品種選育和田間管理方麵的支持。同樣的,在高廟村,高標準農田建設即將完工,但對於如何充分利用好這些農田還存在困惑。
在響水村,誌願者走訪了水稻梯田和參觀了稻魚共生係統。作為種植大戶,張其林介紹道,他今年在40餘畝稻田投放了魚苗,如果效果好的話,計劃在全村的1000多畝稻田中推廣這種模式。此外,他今年種植了一畝的大球蓋菇,但產量較低,希望能夠得到相關的技術指導以解決產量問題。在萬隆村的調研中,誌願者走訪了養蜂人李顯坤的養蜂基地,他提到自己的蜂巢目前受到“爛子病”的困擾,導致產量減少了十多蜂箱。
根據調研情況,誌願者與學院相關領域專家教授取得了聯係,並為當地農民提供了解決措施和建議。此次調研不僅為重慶師範大學建設現代山地智慧農業學院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也為農民提供了農業技術和管理指導,推動山地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