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下午,重慶理工大學理學院“學‘習’踐悟”社會實踐團走進重慶巴南區南泉街道自由村,深入了解鄉村曆史文化,實地考察鄉村經濟發展,切身體會鄉村生活。誌願者還與當地的村民進行深入交流,了解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並通過自身的知識和技能,為他們提供幫助,同時記錄下他們對自由村的見聞。
誌願者組成兩個獨立行動隊,分散到村落的不同地區對巴南區南溫泉旅遊發展情況進行調研與訪談。在調研過程中,誌願者充分發揮新時代青年吃苦耐勞、無私奉獻、敢於擔當的精神。當發現在田埂中來回穿梭除草的老人,隨即協助除草,幫助他們減輕負擔。
圖為社會實踐團的成員幫助老奶奶除雜草。通訊員 雷稅灩 攝
誌願者又見到一位行走不便的老爺爺正背灼炎光,屈膝彎躬地在田地裏采摘玉米和辣椒,就自發組織起采摘比賽,高速高標準地幫助老爺爺完成了采摘。村民們也表示國家將農業農村發展落到實處,城鄉融合發展迅速,使鄉村的發展邁上新的台階,感謝黨的偉大領導,對當下的生活感到美好和滿足。同時,村民們都情係誌願者,殷殷囑托誌願者要奮發學習、回饋社會、報效祖國。
圖為社會實踐團成員幫老爺爺采摘玉米。通訊員 雷稅灩 攝
誌願者幫助路過的老爺爺背上背簍,隻有親身背起那沉甸甸的背簍才能切身感受到壓在老爺爺佝僂的身軀上的重擔,老爺爺說:“背簍不重,因為背簍可以養活自己,讓娃娃們輕鬆一點是一點。”老爺爺如此辛勞也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生活,所背負的,不隻是那沉甸甸的背簍,更是對子女們的愛。在受到誌願者的幫助過後,爺爺奶奶們的臉上展現出一抹讚揚的笑容,同時也對這些年輕且富有活力的誌願者表示深深地感謝。爺爺奶奶們也在誌願者身上看到了中國未來的希望,這也更加突出了這次社會實踐活動的意義所在,不僅僅是讓誌願者參與到了勞動中來,更重要的是讓誌願者深刻體會到了責任與擔當。
圖為社會實踐團成員合影留念。通訊員 雷稅灩 攝
時間見證不凡,一幕幕村落的畫麵在誌願者的腦海中回想,使誌願者深切體會了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的鄉村。誌願者紛紛表示本次實踐為自己提供了一個全新而廣闊的實踐平台,實現了自我素養的升華和對鄉村社會的全新認知。同時,也為鄉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幫助,在汗水中收獲喜悅,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艱辛,真正把成長的根深深植入祖國的沃土,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為民族複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