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兩江新區舉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
2021-06-22 20:52:00
兩江新區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曆久彌堅。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來臨之際,6月21日,兩江新區舉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以黨的百年光輝曆程和豐功偉績為主線,展示新區在黨的領導下所取得的發展成就,表達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愛黨愛國的赤誠之心和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市委常委,兩江新區黨工委書記段成剛與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國人民誌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獲得者、道德模範、重慶好人、兩江榜樣、抗疫先進個人、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市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國勞動模範等先進代表及社會各界人士歡聚一堂觀看演出。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電影局局長張洪斌,兩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羅藺,江北區委副書記、區長陶世祥,市文化旅遊委一級巡視員江衛寧及兩江新區委領導,江北區、北碚區、渝北區有關負責人,重慶文化藝術職業學院有關負責人出席活動。

  演出以“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為主題,“神州激蕩憶崢嶸”“波瀾壯闊展新顏”“兩江奮進譜華章”三個篇章勾勒出百年來中國共產黨的奮鬥畫卷。

  作為市委定位的智慧之城,兩江新區在此次演出中將多種聲光效新媒體技術和歌舞、歌劇、詩朗誦、小品等17個節目巧妙融合,體現極具科技感的藝術風格,整場演出內容豐富、磅礴大氣,現場亮點紛呈,高潮迭起。

  19時30分,文藝演出在情景詩《宣言》中拉開帷幕。“我誌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服從組織,永不叛黨!…我們義無反顧!” 鏗鏘有力的誓言、氣勢磅礴的詩篇,慷慨激昂的國際歌響起,讓大家回想起申請入黨時的思想激情和奮鬥追求,

  《南湖的船,黨的搖籃》悠揚的旋律中深生動展現了煙雨樓台中,一艘小船承載中華民族複興,百年來乘風破浪所向披靡的曆程。紅船精神萬代傳,巨輪揚帆永向前!

  《十送紅軍-遵義會議放光輝-七律·長征》歌曲再現了下紅軍戰士們曆經600餘次戰鬥、跨越近百條江河、攀越40餘座高山險峰、長驅二萬五千裏的曆史壯舉。

  “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一曲《保衛黃河》奏響了氣壯山河的英雄凱歌訴說了民族的苦難和抗爭,謳歌了中華兒女在黨領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不屈不撓、浴血奮戰的勇氣和精神。

  “紅岩上紅梅開,千裏冰霜腳下踩……”《紅梅讚》以梅花不畏嚴寒、傲雪怒放的堅貞性格,比擬了革命先輩堅強不屈的革命氣節、奮勇先前的大無畏精神,喚起人們對江姐等紅岩烈士的深情記憶,體現了代代傳承的“紅岩”精神。

  芭蕾舞《我的祖國》、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歌舞《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充滿了對祖國的熱愛與深情,抒發著對黨的擁護與愛戴。

  兩江新區因改革而生、伴開放而興。當《春天的故事》那熟悉的旋律和激昂的詩朗誦在耳畔響起,引發現場觀眾深情共鳴和熱烈掌聲。在大有可為的新時代,更多春天的故事,正在兩江新區日新月異的發展中加速續寫更新。

  舞蹈《兩江速度》、清音《兩江弄潮兒》、小品《為夢堅守》、歌曲《向往》《我愛你,兩江》《再一次出發》、情景詩劇《寫在眼裏的詩》、街舞《暢想未來》等節目,表達出兩江兒女奮進新時代、闊步新征程的時代心聲和蓬勃朝氣,傳遞出新區幹部群眾凝心聚氣、昂揚奮進,全力打造內陸開放門戶和重慶智慧之城“兩大”定位、建設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和高品質生活示範區“兩高兩區”目標,矢誌不渝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昂揚奮進的堅定決心。

  一曲曲舞蹈、一首首讚歌,唱響了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的昂揚旋律,把感恩黨、感恩新時代的真摯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文藝演出在大合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進入尾聲。旋律響起,全場起立,和著節拍揮動黨旗齊聲合唱,發出兩江兒女禮讚新時代、奮鬥新征程的時代強音。

  本次演出線上線下聯動,在新華網進行了全網直播,受到廣泛關注。大家紛紛表示,兩江兒女自當奮發有為,再創輝煌,在黨的光輝下全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以優異的成績頌黨情、感黨恩,進一步堅定立足崗位、建功時代的信心,在今後的工作中激勵引導和帶動更多身邊人聽黨話、跟黨走,與新時代同行、為新目標奮鬥、在新征程建功,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演出結束後,市民可通過手機、電腦等,進入新華網客戶端觀看文藝彙演的直播回看。(劉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