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南監管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麵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曆次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和全國監管局工作會議的決策要求和統一部署,以及中央編辦對監管局新的職能定位要求,不斷創新方式方法深化轉型,結合工作實際創立“三個四”特色工作法,即:搭建四個學習交流平台、確立四項工作管理機製、築牢四項基礎管理工作,促進財政監管工作效能不斷提升。
一、搭建四個學習交流平台,強化黨建引領促進作用
鑿實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充分發揮“領頭羊”領學促學效用。充分發揮黨組統領帶動作用,自覺扛起政治擔當,帶頭踐行“兩個維護”,持續深化政治機關意識教育。將中心組學習範圍擴大到處室負責人,確保學習內容迅速傳達至全局。建立輪流主講機製,從黨組成員到支部書記,每人每年采取“主題領學+PPT演示+心得分享+談論交流”的模式,負責一至兩次主講專題。通過學習研討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央重要會議精神等,達到思想碰撞、理論探討、共同促進的目的。
做優青年理論學習小組,切實突出“生力軍”骨幹帶動作用。局青年理論學習小組每季度組織一次集中學習活動,以理論沙龍、專題分享、情景演繹、座談會等多種形式組織開展,內容覆蓋黨建、隊伍建設、財政監管、社會熱點話題等,進一步拓展青年幹部視野、陶冶青年幹部情操、增長青年幹部才幹,為局青年幹部梯隊建設做好知識和能力儲備打下堅實基礎。
樹立“道德講堂”教育品牌,精心打造“播音器”開展思想道德教育。近年來連續舉辦“道德講堂”15期,得到省直機關工委認可並推薦給省直單位學習,湖南衛視作3次專題宣傳報道。開展“百年黨史我來講”活動,讓黨員幹部從台下走向台上,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強化使命擔當。開展“聽紅色故事講身邊感動”活動,充分利用本地紅色教育資源優勢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推動紅色基因更深更實融入財政監管工作。開展“學習經典文化 提升黨性素養”,引導黨員幹部認真汲取中華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不斷提高黨性素養。
深入開展“黨課開講啦”活動,有效利用“授課台”推進黨史學習教育。七一前後,組織局領導、各支部書記、退休老黨員、青年黨員圍繞“知史愛黨。當好三個表率”主題講黨課,為進一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走好第一方陣築牢思想根基。當好“授課台”,講好“黨史課”,從不同角度展開論述要求黨員幹部做心中有黨、對黨忠誠的表率。“在黨史學習中感悟財政初心不斷提升黨員幹部曆史思維能力”的開講,則從曆史的重要性和學習“四史”的指導作用告訴我們既要知史愛黨,提升理論清醒、堅定理想信念,也要以史為鑒,嚴以修身律己,時刻保持警惕。
二、確立四項工作管理機製,夯實財政監管核心業務
建立部門協作會商機製。一是組織召開四項年度重點工作聯席會議。先後召開工作聯係點市縣財政部門座談會、財政預算監管協同配合聯席會議、財政金融監管工作會議、預算監管工作會議,進一步強化與相關部門“共事、共責、共促”工作意識,加強部門協作和工作聯動,順利推動財政預算監管各項工作。二是主動參與多部門工作會商。參加人民銀行長沙中支召開的省直經濟管理部門季度座談會,與省稅務局建立經濟形勢季度會商機製,溝通湖南財稅收入情況和經濟金融形勢,交流經驗和成果。三是積極組織開展聯合監管。與省財政廳、省稅務局、長沙市財稅部門等單位聯合開展調研,與省財政廳及業務主管部門聯合開展財政資金審核,凝聚監管合力,提升工作成效。
建立信息資源共享機製。一是著力協調推進信息共享。加強與省財政廳協調,解決地方財政運行分析信息化建設數據來源問題;鞏固落實與相關單位建立的信息交換機製,及時掌握財政經濟運行基礎信息。二是全麵合作推進優勢互補。與多家單位建立“信息共享、工作共促、隊伍共建”的“三共”機製,發揮各自職能優勢,推動交流協作,促進工作開展,提升綜合成效。
建立風險研判預警機製。一是健全工作機製,加強風險研判預警。建立地方財政運行“月報+季報+半年報/年報”分析、債務預警、部門預算執行分析、轉移支付執行監控分析、金融企業動態分析等多項工作機製。立足湖南實際設置閾值,在日常監控中實施常態化風險研判和預警提醒,強化檢測分析結果的運用,對於發現的問題針對性發出問詢,對於問題突出的單位進行現場核實和調研,突出工作的前瞻性、及時性、常態性。二是主動服務積極獻策,著力促進地方發展。加快一般增值稅和政策性關閉礦山采礦權價款的退付審核,完善宣傳文化企業增值稅退稅過程中進項稅額分攤方式,開展“送政策送服務下基層”活動,加強與被監管單位的溝通聯係和工作互動,積極向財政部和湖南省委省政府反映基層實情和困難,主動建言獻策。
建立督導整改服務機製。精準把脈問診,對症開方抓藥。對於日常審核監控中發現的問題,下發監管提示函,約談相關責任人,組織開展業務培訓,舉一反三、防微杜漸;對於專項檢查調研發現的問題,下發整改通知書,督促整改並適時在全省通報,擴大監管權威。
三、築牢四項基礎管理工作,提升內部綜合管理水平
日常行政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構建各類內部管理工作台賬、表格51個,強化數據文件管理,保障各項工作有跡可查。建立內務工作任務清單,推廣運用“日記周清月結”工作法,實施“每周局情”通報製度,增強工作計劃性和透明度。建立黨組會、局務會議定事項和領導批示清單,定期跟蹤督辦,提高工作執行力。加強檔案管理,相關工作方法總結提煉後被財政部財政新聞采用。
服務代表委員質效進一步增強。創新運用“財政部+省財政廳+市州財政局”三級聯動的視頻座談會議模式開展服務,協調省財政廳和市州財政局開設分會場,部分地市市委書記、市長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專程前往分會場參會,為財政工作建言獻策;充分利用代表委員服務工作專用資料袋和專屬服務卡,準備相關報告、說明、服務動態等資料提供給代表委員參閱。張家界市委書記劉革安等全國人大代表對我局服務工作提出了表揚。全國人大代表、步步高集團董事長王填向我局發來《感謝信》,表示“感受到貴局真誠、敬業的服務精神”。
內控管理製度體係進一步健全。自覺將風險防控意識貫穿決策、執行、監督、改進、反饋、成果應用全過程,營造“人人重內控、處處防風險、事事得安全”的氛圍;加強對借用人員上崗前的內控培訓,讓新人在起步階段樹立良好的風險意識;進一步完善業務風險管控,做到全麵有效製衡。建立切實可行的反饋監測機製,根據審計、巡視發現的苗頭性問題,及時總結反思並補齊內控短板,細化業務操作規程,建立內控突發事件處理機製,有效避免出現更大的損失。設立AB角崗位,保障工作的延續性,標準和尺度的一致性。
預算資產財務管理進一步規範。強化製度建設,以《財務預算管理暫行辦法》為工作綱領,搭建完備的財務預算資產管理製度體係,進一步梳理財務預算資產采購崗位職責和工作流程,完善財務核算、預算資產管理等製度;通過明晰人員職責分工、開展定期交流溝通,加強內部人員培訓、實行工作追蹤督辦等一係列手段,確保相關報表報告報送時間及時性、數據準確性、格式規範化和內容完整性;每季度向局黨組提供預算執行和情況分析報告,為局領導決策和管理提供可靠、有效的信息,為全局機關運行和財政監管工作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