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瑞金市:紮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著力擦亮綠色發展生態名片

2022-01-13 10:19
江西省財政廳辦公室
關注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公眾號
  近年來,瑞金市堅持以製度改革為核心,全力以赴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持之以恒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全市空氣質量達國家一級標準,連續多年位居全省前列,被列為全國“無廢城市”建設試點,是全省第二批生態文明示範市和第三批“綠色低碳試點縣”。
一、堅持生態優先,夯實綠色發展承重牆。一是高位推進。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主任的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出台《瑞金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工作規則》等一係列製度文件,進一步明確了監督渠道和操作辦法,形成齊抓共管的大生態環境保護格局。二是係統規劃。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編製,統籌劃定“三條控製線”,將土地利用、生態文明建設等係統規劃融合為“一張圖”,找準保護與發展的平衡點,既堅持應保盡保,將全市35.32%國土麵積劃入生態保護紅線範圍,又遵循合理開發,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留足用地空間。三是宣傳引導。多層次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和公眾教育,結合“無廢城市”建設試點,積極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大力推廣清潔能源使用,全麵推行生活垃圾分類,著力營造保護生態環境、堅持綠色發展的濃厚氛圍。
二、堅持綜合防治,織密生態環境防護網。一是縱深推進國土綠化。實施低質低效林改造工程,對全市主要交通要道沿線裸露山體進行美化、複綠,優化沿途風景,完成人工造林14.35萬畝,改造低質低效林29.52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穩定在75.74%以上,用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二是強化生態環境執法監管。整合生態環境網格員、護林員,定崗定責,形成部門、鄉(鎮)、村(社區)生態環境治理網格,進一步激活基層保護生態的動力,構築起生態環境監管聯動的工作格局。同時,積極開展生態環境領域亂象整治專項行動,對重點監管企業按照“一企一檔”的要求實行建檔管理,先後共責令346家企業改正違法行為,立案處罰78件。三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安排專項資金建設126個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已實現汙水處理行政村全覆蓋,全市日處理生活汙水能力達28195噸/日,是全省首個實現行政村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的縣市。
三、堅持綠色導向,跑出經濟發展加速度。一是發展生態農業。堅決守住耕地數量紅線和質量底線,通過合作社出資開荒返耕種糧,簽訂土地流轉協議,建設高標準農田7.89萬畝。同時依托豐富的生態資源,大力扶持林下經濟,林菌種植漸成規模,年產值高達400餘萬元,產業質效穩步提升。二是打造生態旅遊。將生態文明建設與文化旅遊產業相結合,通過引入社會資本無廢化改造兩座廢棄石灰石礦山,建成了全省首個大型紅色實景演藝項目,並成功獲評4A級旅遊景區。三是建設生態平台。以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為契機,著力補齊短板,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打造了42個國家、省、贛州市級森林鄉鎮、森林鄉村、鄉村森林公園。
四、堅持改革創新,創建生態補償新模式。一是創新生態文明建設考評機製。在製定生態文明建設考評機製過程中,堅持把環境保護納入考核內容,與中心工作考核設置同等權重,充分考慮各鄉鎮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資源環境稟賦等因素,將考核目標進行科學合理分解,明確全市重點生態功能鄉鎮取消GDP考核。二是探索發展特色高效林下經濟。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通過“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作方式,形成以林下養殖、林下種植、林產品加工、林業休閑旅遊等為主要內容的產業形態,走出了一條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得益彰的綠色發展路子。截至目前,全市油茶種植麵積達16.86萬畝、毛竹林麵積達18.5萬畝,建成毛竹筍材兩用林低質低效改造省級示範基地400畝,林業總產值達到4.12億元。三是創新廢棄物回收機製。大力開展餐飲汙染整治,開工建設餐廚垃圾綜合處理、畜禽無害化處置、垃圾收集分揀轉運、建築垃圾餘土利用等一批無廢化綜合利用項目,通過采用焚燒發電、尾礦製砂、尾礦製粉等方式對廢舊資源進行綜合利用,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