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beplay2网页登录
上好思政課,厚植立德樹人躬耕教壇的教育情懷
2024-03-22 13:45:00
阜陽師範大學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思政課建設發表的一係列重要論述,為辦好思政課指明了方向。五年來,學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積極構建“大思政課”格局,努力推動學校思政課高質量發展。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辦好思政課,為祖國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需要學校及優秀的思政課老師的同心協力、攜手共進。

  鑽研不輟成才華,春風化雨潤萬方。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3·18”重要講話精神,本篇采訪了阜陽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3位優秀的思政課一線教師,讓我們一起走進她們的思政課堂,感悟思政“金課”力量。

  付羿慧:以“春雨之心”培育“人才森林”

  付羿慧,法學碩士,馬克思主義學院優秀青年教師。近3年來主要承擔教授《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概論》《形勢與政策》等課程,覆蓋全校6個二級學院、30多個專業、75個班級,累計教授學生約3000人,年度平均授課超過500學時,年度評教排名位居教研室前列。

  潛心耕耘,堅守教書育人的初心與使命

  如何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思政課教師?付羿慧老師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所講的“六要”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思政課教師首先要信仰堅定,對所講內容高度認同,才能有效引導學生真學、真懂、真信、真用。還要有家國情懷、傳道情懷、仁愛情懷,心中始終裝著學生,讓思政課成為一門有溫度的課。在此基礎上,課程思維要新,善於運用創新思維、辯證思維,創新課堂教學,給學生深刻的學習體驗。付羿慧老師這樣說:“思政課教師要有知識視野、國際視野、曆史視野,通過生動、深入、具體的縱橫比較,把一些道理講明白、講清楚,對自己更要嚴格要求,時刻規範自身的言行舉止,發揮榜樣示範作用,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贏得學生,做讓學生喜愛的人。正是這一套標準的影響下,讓我走得越來越好,也越來越穩。”

  星光不負趕路人,時光不負實幹者。付羿慧老師一直以來注重自身水平的提高,關注課堂建設與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並積極參與建設安徽省以及學校的相關教學研究。她是安徽省高校質量工程項目“四史”教育教學團隊、“改革開放史”子課題負責人、校級本科教學工程重點項目主要參與人、校級本科教學工程一般項目主要參與人、《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校級網絡資源課程建設負責人。在日常教學研究之餘,付羿慧老師也積極參與相關教學比賽,取得了2022年安徽省本科師範院校教師智慧教學大賽二等獎、2022年學校教師智慧教學大賽一等獎、2022年學校“春風‘阜’麵微思政課”二等獎、2023年學校第二屆青年教師大賽思政組二等獎、2023年學校思政課教師教學“大練兵”一等獎、2024年學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二等獎等眾多榮譽獎項,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守正創新,秉持學術育人的理想與信念

  如何上好一堂優秀的思政課?一堂優秀的思政課背後,是老師的默默鑽研與付出。在付羿慧老師看來,要想上好一堂思政課,最基本是要做到“三備”,即備學生、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是指結合學校各個專業學生的知識基礎、認知特點、學習需求等,有針對地設計教學方案,確保教學內容能夠貼近學生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因為每一個學生身上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備教材是指緊扣教學大綱和教材,結合時事熱點和社會實踐,製定具體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關注國家大事、社會民生,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備教法即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方法,如講授、討論、案例分析、角色扮演、遊戲等,以提高教學效果。

  同時,付羿慧老師也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如多媒體教學、學習通、虛擬仿真技術等,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思政課的興趣。在剛剛落下帷幕的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展示活動中,付羿慧老師選擇了《穿越之我回到了五四運動》這個選題進行授課彙報。課堂上,付老師采用了新穎的遊戲化教學方式,通過引導學生穿越時空,通過選擇不同的人物角色,沉浸式體驗五四運動,並且在每一關卡都設置不同的任務,學生在解鎖關卡的過程中,既學習和掌握了“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也感悟了偉大的“五四”精神。她以飽滿的熱情、紮實的基本功和靈活的授課方式,呈現了思政課堂的魅力和老師的專業素養。

  潤物無聲,詮釋優秀教師的責任與擔當

  當代大學生應如何學好這門課程?付羿慧老師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大、中、小學不同教育階段的思政課是循序漸進的,而作為大學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它與初高中課本並不完全一樣。相較於初高中的思政課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到了大學階段,更多的在於學習很多與馬克思主義有關的經典著作,從更理論更深刻的角度去近一步了解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要求學生們要以更深度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所以學生們平日裏要多關心並了解時事政治,關注國家時政熱點新聞。除此之外,也要樹立一種正確的曆史觀,要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了解自己身上作為當代大學生應承擔的使命責任與擔當。上好一門思政課,讓學生感悟初心、砥礪前行,這是言傳;不求名利、甘於奉獻,將熱血灑在祖國的大地上,這是身教。在付羿慧老師言傳身教間,立身做人的道理、真善美的追求、遠大堅定的信仰逐漸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終身受益。

  做為一名高校教師黨員,在付羿慧老師身上我們看到了一位優秀青年教師的自律與認真負責。她牢記黨的信念,提高工作能力,立足本崗職位,不斷加強自身學習,在教育、教學、教研工作中發揮著模範作用。同時我們也看到了青年教師的活力與魅力,相信在她的帶領下,學生們一定能更好地去感受與領悟思想政治的魅力,也能更熟練地去掌握相關知識,使自己的思想逐漸成熟理性。

  寧小雙:澆花澆根,育人育心

  寧小雙,中共黨員,馬克思主義學院專職輔導員和專職思政課教師。曾獲安徽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精彩一課”、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黨史說課暨教學展示比賽一等獎、安徽省第五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思政組)二等獎、安徽省優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津貼獲得者、第五屆安徽省優秀微團課教師組二等獎等省級獎項,以及學校首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思政組)一等獎、思想政治理論課“大練兵”一等獎、“舉旗幟、送理論”黨史學習教育微宣講校級一等獎,榮獲“優秀思政課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教壇新秀”“優秀共產黨員”等校級榮譽並發表了數篇論文。

  角色轉換,初心不變

  “從2015年的輔導員到2020年成功轉崗成為一名專職思政課教師,角色的轉換好像隻是一瞬間。”輔導員這個崗位為她提供了成長平台,助她一路成長為一名優秀教師。雖然角色轉變,但親近學生、關愛學生的初心始終未變。寧老師認為青年大學生正處於人生重要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的引導和栽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要讓思政課有親和力和針對性,能夠滿足學生成長發展的需求和期待。這啟示並激勵寧小雙老師在教學方法上不斷創新,采用案例分析、研討式教學等富有趣味性、思想性和科學性的方式,課堂上做到用心、用力、用眼、用腦、用情,使學生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探索,真正實現入腦入心的教學效果,力求將教材體係轉化為教學體係,讓思政課可以“上通天線”“下接地氣”,還要“冒熱氣”。

  擔任專職思政課教師三年來,她一直努力鑽研《思想道德與法治》這門思政課的教學規律,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深耕教材、講清理論、用活素材、創新方法,使學生的政治認同、家國情懷、道德修養、法治意識、文化素養得以提升,形成積極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實實在在地解決學生們對當今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所產生的各種問題和困惑,認真上好每一堂課,提升思政課的獲得感和實效性。

  理實相融,寓學於樂

  作為一名公共課教師,每年帶的學生來自不同專業,做好學情分析是她跟學生相處的第一步,首先了解學生對於思政課的看法,在學期的第一節課,寧老師問學生思政課意味著什麼,話音剛落,有的說“水課!”。這時的寧老師停頓了兩秒之後又反問同學們,“水對生命意味著什麼呀?”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生命之源”,寧老師聽到後連連點頭,表示讚歎,“如果把思政課比作水課,我想你們就深刻認識到了思政課的重要意義和它的地位!我們說這個思政課它是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更是我們所有課程當中的生命之課啊。”寧老師當時是非常肯定了這位同學對思政課的“重視”,也一瞬間拉進了與學生的距離。

  寧老師善於尋找與學生相處的同一個“頻道”,更加重視尊重學生,與學生平等相處的重要性,多傾聽學生們的真實想法,及時調整教學安排與教學總結。當她看到課堂上的高抬頭率,當看到自己布置的每一項任務和討論題大家都能認真完成,當她以前帶過的許多學生來找自己幫他們指導“大學生講思政課”比賽,寧小雙老師感到無比欣慰,這種“無聲”的評價就是對老師最大的認可。

  傳遞信仰,擔當責任

  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3·18”重要講話精神五周年之際,寧小雙老師還參加了學院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展示活動,指導學生參加安徽日報理論宣傳視頻欄目《00後說理》錄製,參與阜陽廣播電視台鄉村振興節目的錄製。寧老師認為參與的這些活動意義重大,不僅啟發新思路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也促使她思考如何將實踐成果不斷轉化為課堂教學資源,轉化為思政課的實效性。重溫習近平總書記“3·18”重要講話,殷殷囑托言猶在耳。寧老師不僅為作為一名思政課老師感到驕傲、自豪,同時感覺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她說:“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教師具有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才和推進國家繁榮、民族振興、教育發展的使命,以信仰傳遞信仰,以理論弘揚理論,以情感激發情感,以人格完善人格是我們的時代責任。”

  在寧老師看來,教學永遠沒有完成時,“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我的職業生涯慢慢起步,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我會積極拓展專業知識,關注學科發展的前沿動態,努力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增強科研能力,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修養,對標思政課教師‘六要’和講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八個統一’的要求,並以此來指正自己實踐工作中的不足與偏差。並且在未來的教學中,以‘學無止境、教無止境、研無止境’的理念與各位同仁共勉,當教師的‘用心教’與學生的‘用心悟’產生共鳴,一定能合奏出動人的旋律。”

  李思雅:爭做“四有”好老師,深耕細作育英才

  李思雅,2020年碩士畢業,於2022年7月任職於馬克思主義學院。獲得安徽省第六屆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思想政治專項組三等獎、學校第二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等獎項。

  言為士則,行為世範

  李思雅老師剛踏入教育的聖土上,便以師者“言為士則,行為世範”為箴言,立誌做好學生的引路人,當好大國的教育工匠。她積極參與各項思政課比賽,在比賽中錘煉教師教學基本功,在切磋交流中汲取教學經驗,在不斷收獲中日新月異,在成為一名“四有”好老師的征程中不忘初心、踏實奮進。立誌成為一名好老師,自當要以身作則。在安徽省第六屆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開始的前夕,李思雅老師認真分析比賽文件並做好學情分析,以便準確把握比賽的關鍵變化點。她還會觀看往年參賽選手的比賽視頻,深入學習其結構、思維過程以及創新的教學方法等,增強教學內容的學理性。

  無論是比賽亦或是日常備課工作,李思雅老師都會認真對待,她說道:“比賽獲獎不是主要目的,它隻是對我過去一個階段的肯定,重要的是借助比賽的舞台錘煉自身的教學本領,為今後更好地講好思政課積累經驗。”在和同行業的佼佼者同台競技,她也曾倍感壓力,深感自己的不足之處,但她懷揣著一顆謙虛、上進的心,化為自己成長的動力。“更重要的是,它讓我看到了未來的無限可能,同時也是一份鞭策,我會繼續前行,用我的熱情和專業去影響更多的人,為社會貢獻一份力量。”興學之本,惟有師範。隻有自己身先士卒做好榜樣,才能擔當起教書育人的神聖使命,完成“立德樹人”的偉大任務。她以自身的成功範例,為學生樹立了正麵的示範作用,激勵著我們認真對待學習生活,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勤耕細勉,育成長沃土

  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然而作為一門純理論課程相較於其他課程比較枯燥乏味,導致許多學生不重視這門課程,忽視這門課程的價值導向作用。對此李思雅老師認為:“對於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老師要用心教,學生要用心悟,達到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鬥誌的作用和目標。”她在平時上課會引導學生探究,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怎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合理采用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利用網絡資源、多媒體課件適當補充課外資料,以培養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注重情景體驗和理性分析,滲透情感和價值觀教育等。此外她還會根據不同院係、不同專業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識水平,因人施教,對授課內容及時做出調整,在語言的表述上力求更加生動活潑,對理論問題的講述要深入淺出,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半師半友半知己,半慕半尊半傾心。李思雅老師始終貫徹以教師為主導,做學生學習路上的“引路人”,讓他們在廣闊無邊的學海中找到正確的航向,領悟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深邃的理念。師者若水,潤物無聲,桃李爭豔,四海承風。

  諄諄教誨,種希望之花

  “敬教勸學,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談及做好思政課教育對於當代大學生的重要意義,李思雅老師說道:“學好思政課是大學生個人成長和未來發展的客觀需要,它承擔著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使命,使學生能夠在認識自我的同時,審視自我,塑造積極的心態,以更加堅定的信心和更加堅決的勇氣向著實現強國建設、民族複興的目標奮勇前進。”教學相長,隨著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對思政課教師業務能力要求的提高,也給老師們帶來了新的挑戰。她說道:“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思想覺悟和教學水平,切實做好學生的引路人,當好大國的教育工匠,爭做“四有”好老師。麵向全體學生,我會堅持問題導向,科學把握大學生的特點,遵循教書育人規律、學生成長規律,因材施教、深耕細作,摒棄“千人一麵”的教育模式,實現“千姿百態”的教育效果。”

  過往皆序章,未來皆可盼。李思雅老師有信心繼續在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道路上勤耕細勉。征程萬裏風更勁,重任千鈞需力行,在接下來的教學生涯繼續發揚“樂為、敢為、有為”的精神,立德樹人、守正創新,不斷探索實踐教育教學改革,用心用情、以知以行把每一堂思政課上好上活,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繼續展現阜師大人擔當作為。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麵向未來,學校將持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3·18”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踐行“六要”和“八個相統一”的重要理念,緊扣思政教學主線,完善思政教學體係,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厚植思政育人情懷,結合理論與實踐、曆史與現實,腳踏實地、不輟奮進,為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貢獻力量。

  (撰稿、圖片:學生記者 曹智昊 陳華穎 代明悅 王安南 李雨晴 聞一葦 高敏敏 單位審核:朱明山 朱宗友 宣傳部初審:周靜 終審:王清)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