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銅陵學院文藝學院分團委以“四個深化”建設有溫度有情懷的團學組織
2023-12-19 13:17:00
銅陵學院
  銅陵學院文學與藝術傳媒學院分團委在校團委和學院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堅持“黨有號召,團有行動”,政治底色充分彰顯,群團特色日益鮮亮,青春本色更加充盈;麵對時代新變化,工作主動適應,青年需求更加滿足。分團委在思想引領、隊伍建設、誌願服務、實踐育人等方麵開展了一係列有影響、有特色的團學活動,推動了學院團學工作的新發展,展示了青年學子的新風采。
深化學習型團學組織建設 思想引領提升高度
  該校文藝學院分團委始終將加強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作為共青團工作的根本任務。抓住契機突出常規: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團十九大召開、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等重大節慶紀念日為契機,以“青馬工程”“三會兩製一課”“青年大學習”“主題團日”為重要載體,將政治理論學習固化為組織生活的重要內容,在理論學習中不斷深化學習型團學組織的建設。抓住載體突出特色:學院分團委積極響應校團委的號召,組織各級團學組織廣泛開展各類教育活動,“喜迎二十大 奮鬥新征程”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等係列活動、“青春接力唱,團歌頌百年”的大型團歌比賽以及“傳承沈浩精神,爭做時代新人”主題團日,通過開展特色活動,不斷增強團員青年對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認同、行動追隨和情感依歸。抓住“紅色”突出踐行:堅持組織團員青年前往烈士墓園開展團日活動,緬懷先烈功績,傳承紅色基因;參觀沈浩精神傳承基地,激發廣大青年的曆史使命感和責任感;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在實踐中踐行“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家國情懷;鼓勵畢業生投身“西部計劃”,把青春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近五年,文藝學院懷揣夢想和激情成為西部計劃誌願者的4名優秀畢業生,有的分配在基層,有的成為支教教師,立足本職崗位,利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和專業特長為西部地區的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把火熱的青春揮灑在廣闊的西部天地,用實際行動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
深化創新型團學組織建設 融合發展挖掘深度
  該校文藝學院分團委注重構建以共青團組織為主體,分團委、學生會、易班、學生社團等為側翼的團學組織發展新格局。重視團學骨幹培養:近五年,文藝學院積極發展以“青馬工程”為主要載體,常態化開展學生幹部培訓工作,培養了近1000名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團內推優980名,發展入黨積極分子約900名;規範團員發展,紮實推進班團一體化建設,覆蓋率100%;每年召開學生代表大會,規範完成院學生會換屆工作。加強易班及自媒體建設:打造有溫度的網絡育人陣地,創建文藝傳媒”抖音號粉絲3606名,獲點讚4.7萬次;“創驛”微信公眾號粉絲數1115人,共推送了511篇原創文章,獲點讚7000餘次。支持學生社團工作:充分發揮學生社團活動在“第二課堂”中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學生活動。其中,沈浩青年誌願者協會文藝分會常態化深入開展“學沈浩 我先行”係列誌願服務。密切聯係青年教師:爭取打造好“青年之家”,當好黨委聯係青年教工的橋梁和紐帶,做學院黨委的助手,引導青年教師強化師德師風建設,爭做“四有好老師”。
深化專業型團學組織建設 學科競賽拓展廣度
  分團委圍繞“傳文播藝 育美求真”,結合學院自身專業特色,積極組織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學科競賽活動。專業彙演強素質:協助學院、教研室、輔導員等舉辦文藝演出、畢業彙演、實踐月係列等演出活動,從策劃排練到表演觀摩再到點評交流,把課堂搬到舞台上,鍛煉實踐能力,提高創新能力,提升專業素質。主題活動強能力:連續多年舉辦“學生講堂”活動,給熱愛專業學習且樂於分享的同學提供一個自我展示的舞台;每年定期舉辦“新聞采寫大賽 ”“主題海報設計大賽”“朗誦比賽”“辯論賽”“三行情書”詩歌大賽等賽事,發掘和培養了一批專業素質高、實踐能力強的學生。學科競賽強技能:分團委積極配合組織開展各類國家級、省級學科競賽的通知、選拔工作,近五年來,學院學生在國家級學科競賽中獲獎次數40餘次,在省級學科競賽中獲獎300餘次。其中,在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中,累計榮獲國家級一等獎4次,二等獎11次,三等獎26次,省級一等獎30餘次,二等獎70餘次,三等獎130餘次。
深化奉獻型團學組織建設 誌願服務賦予溫度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近年來,該校文藝學院分團委緊緊圍繞“應用型、地方性、開放式”辦學定位,堅持立德樹人,教育引導青年學生在社會大課堂受教育、增才幹、長知識。“愛的N次方”凸顯影響力:“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學院分團委聯合銅陵市義安區團委、“愛的N次方”關愛留守兒童項目走進義安區水橋小學,開展“快樂六一、與愛‘童’行”實踐活動,受到了《光明日報》、安青網等新聞媒體的報道,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學院分團委還聯合教師黨支部開展“大手牽小手 點亮微心願”的誌願服務活動,以歌聲傳遞溫暖。“新農人”彰顯成就感:暑期,文藝學院“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皖南紅韻小分隊”前往六安,探尋紅色舊址,傳承紅色精神,小組調查報告獲第十屆“挑戰杯”安徽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紅色專項活動一等獎。“新農人”數字小分隊,深入金寨縣農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金寨縣的數字化建設出謀劃策、貢獻力量,撰寫的兩萬多字的調研報道獲得省級優秀調研報告。“文藝下鄉”體現貢獻度:從脫貧攻堅主戰場到鄉鎮振興新征程,學院分團委緊隨黨的步伐,從望江縣三合村定點幫扶村,再到銅陵市郊區灰河鄉,一路歡歌一路“行”——先後開展送文藝下鄉、“喜迎二十大,奮鬥新征程”專場慰問演出等係列活動,並就文化牆繪、美麗鄉村建設、留守兒童幫扶等工作進行了深入交流。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該校文學與藝術傳媒學院分團委心係廣大青年,銳意開拓進取,開展了一係列有意義、有特色、有溫度的團學活動,以真情、熱情、才情,助力青年大學生發展。下一步,文藝學院分團委將以持續改進和延展優化共青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工作鏈,著力形成讓黨放心、讓青年滿意,促學生成長的工作新局麵。(供稿:胡靜 段明玉 )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SRC-1173054101 2022-05-26 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