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師大這十年·獻禮二十大】看“徽州三雕”如何走進課堂
2022-10-08 17:35:00
安徽師範大學
  安徽師範大學一直以來都是徽學研究重鎮,並致力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推廣。2018年,“徽州三雕”項目成功入選教育部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在建設過程中,學校秉持“完成常規 凝練特色 突出亮點”的建設原則,形成了諸多建設成果。

地方非遺文化優勢資源引入教學,師資架構與課程建設有創新
  構建“教師+工藝美術大師”的師資隊伍建設模式,將地方非遺文化優勢資源引入教學。項目聘請“徽州三雕”國家級、省級非遺傳承人和校外相關研究領域裏的教授、工藝美術大師等專家進入教學團隊,先後有15位本校專業教師、3位國家級傳承人、5位省級傳承人以及5位校外專家參與授課。其中包括徽州木雕國家和省級傳承人曹篁生、洪建華、蒯正華,徽州磚雕國家和省級傳承人方新中、方樂成、吳正輝,徽州石雕國家和省級傳承人馮有進、胡小石、歐陽越峰、羅輝等人的教學簽約合作,實現地域優勢師資的優化配置。
  在引入非遺師資的基礎上,形成“專業教學+口傳心授”的課程建設模式。與非遺傳承人工作室建立實訓基地關係,組織本校教師赴非遺傳承人工作室進行實踐學習,將非遺文化理論轉化為工藝實踐。現已組織雕塑、工藝美術、產品設計、環境藝術、視覺傳達專業部分教師向“徽州三雕”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拜師學藝,結合非遺文化的傳承特點,將“理論+實訓”的教學方法與口傳心授的非遺文化傳承特點相結合。
  進一步推進本校專業教師與非遺傳承人的合作課程開發,以本校專業教師與非遺傳承人合作授課的模式進行,重點開發融合高校專業教學與民間口傳心授的非遺人才培養模式的傳承推廣教育課程。目前,已完成《徽州三雕文創體驗》《徽州三雕藝術鑒賞》《徽州三雕與家風文化》《美術鑒賞》《皖南工藝美術集萃》五門課程的建設,並持續運行。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間,基地通過學校赭麓課程、騰訊會議等雲平台,在線開設《皖南工藝美術集萃》和《徽州三雕藝術鑒賞》兩門課程,基地聘請徽州三雕鑒賞專家汪順飛先生在線講解了宏村“承誌堂”木雕的曆史淵源,及其飽含的文化審美內涵,深受學生歡迎。通過理論與實踐等多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讓學生得到了高尚情操的陶冶,樹立了正確的審美觀和創新意識,也增強了他們的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自豪感。截至2022年7月,已有近2000位大學生參與學習。
  經過4年來的師資隊伍和課程建設,《皖南工藝美術集萃》和《徽州三雕藝術鑒賞》兩門課程獲批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質量工程(在線慕課),《推進中華優秀文化傳承體係 構建高校民間美術美育體係》獲安徽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和安徽師範大學教學成果特等獎,基地負責人高飛教授獲安徽省“教學名師”稱號,《皖南工藝美術集萃》《徽文化概論》分別入選校級首批“通識精品課程”和“思政課程”建設名錄。
“beplay體育手機+名師工作室”,輻射和帶動模式有突破
  拓展“beplay體育手機+名師工作室”輻射帶動模式的建構。“徽州三雕”傳承基地與具有優勢教學資源的beplay體育手機建立教學合作關係,將“徽州三雕”文化不斷地散播到全國,實現更為寬廣的輻射麵。通過與美術名師工作室建立合作關係,以“講座+體驗”的方式實現“徽州三雕”非遺文化在低齡學生中的了解和傳承,目前已經完成1000餘名學生的“徽州三雕”非遺文化傳播工作。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徽州三雕”項目以不同的形式先後在合肥市第一中學、包河苑小學,績溪縣桂枝小學,蕪湖市萃文中學、延安小學、綠影小學、弋江區麗城社區,以及在近年來安徽省小學美術教師省級培訓班開班期間開展了傳承推廣活動,推廣內容包括雕刻技藝手工秀、雕刻大師麵對麵、精品佳作賞析、三雕禮儀文化傳習、三雕故事情景劇、三雕家風演講等。
  建立校內“文化傳播+素質拓展”的社團建設帶動模式。結合學校人才培養中的第二課堂素質拓展活動,把非遺文化傳播引入課堂,以完成學分的方式將學習效果與非遺傳承的要求掛鉤,進一步將“徽州三雕”原創藝術作品及學生的設計體驗,納入第二課堂的素質拓展方案。通過體驗課,調動大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升非遺文化校內傳播的效果。同時,“徽州三雕”項目進社區,既有效地引領居民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也豐富了社區的文化生活。基地先後開展“徽州三雕”展覽活動3次,舉辦研討會2次。2019年12月,分別在黃山市徽派雕刻博物館和歙縣古城府衙舉辦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項目《徽州三雕家風主題藝術作品巡展》兩次展覽,受眾人數達900餘人次。
  2019年12月19日至24日,安徽師範大學舉辦了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徽州三雕”基地揭牌儀式暨建設成果年度展演。六天時間裏,舉辦了“動手有功”非遺體驗、“一品一世界”非遺文創集市、“智匠之美”非遺演習成果展等,引發了師生對“徽州三雕”議題的深入探討。人民網、鳳凰網、新浪網、安徽新聞網等媒體進行了報道。

  作為第一批入選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的“徽州三雕”項目,在近4年的建設周期裏,美術學院通過14項相關主題的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實施,教育部美育浸潤計劃項目的建設,18門相關課程的開設,50多個古村落的走訪,1000餘張資料圖片的采集,900分鍾專業視頻的拍攝,56位專家、25位傳人因為“非遺進校園”來到這裏,81場講座,1000餘節課堂教學,20餘次展覽,2000多名學子參與體驗,100餘件文創產品誕生……傳承其精湛技藝,整理其曆史記憶,安徽師大師生在先輩的智慧和鄉愁中雕情意刻時光,承技藝傳情懷,完成了成果豐富、模式創新的傳承探索。(供稿:安徽師範大學)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