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集成電路先進材料與技術產教研融合研究院”發展戰略研討會於安徽大學舉行
5月7日下午,安徽大學舉行“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集成電路先進材料與技術產教研融合研究院”發展戰略研討會。國內相關科研領域15位院士及專家參加會議,省政府副秘書長吳勁鬆、省科學技術廳廳長羅平、省教育廳副廳長儲常連、合肥市委常委袁飛、安徽大學副校長錢家盛出席研討會。


與會專家學者結合學科發展態勢和國家戰略科技需求,以多元化、前瞻性視野和思考,對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集成電路先進材料與技術產教研融合研究院建設方案提出意見和建議。專家組認為,依托省“三重一創”“一事一議”項目,建設研究院,將為集成電路先進材料與技術研究提供重要平台,必將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成果落實落地。研究院的建設,將加快建立覆蓋從基礎材料研究、芯片封裝工藝以及測試技術和產品的轉化及產業化的集成電路全產業鏈的公共技術服務平台體係,有利於培養涵蓋集成電路全環節、工程和創新能力兼具的集成電路中高端人才,解決人才培養的質量與數量和集成電路產業需求不匹配的問題。研究院建設意義重大,建設方案可行,基礎紮實、組織架構設置科學,具備盡快實施推進的條件。專家組一致通過“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集成電路先進材料與技術產教研融合研究院”建設方案。


研究院建設單位為安徽大學,合作單位包括:中電集團第38所、第43所、華東光電集成器件研究所、知名集成電路企業、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參與研究院建設的團隊20餘個,教學科研人員200餘人,並通過雙聘和特聘方式引入集成電路領域的高級專家。
研究院項目總投資10億餘元,致力於企業亟需解決的新材料研發、集成電路設計、封裝測試等環節的關鍵技術,通過“四平台一中心”,建成基礎材料與電子材料原創設計、研發到驗證的共享研發平台;培養貫穿“本-碩-博”全過程的集成電路領域高端人才,形成麵向集成電路產業的人才培養體係,推動產教研融合發展。解決先進材料領域的重大科學問題、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催生變革性技術,建成集成電路的創新高地;探索先進的產教研融合發展模式,培養集成電路相關產業高端人才;顯著帶動安徽區域經濟發展,有力支撐國家科技長遠發展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研究院的建設,將進一步發揮安徽大學作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教學科研區核心成員作用,填補科學中心在集成電路領域布局的空白;將聚焦重點研究方向,加速彙聚高層次人才,產出更多標誌性成果,為新材料、集成電路新產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將進一步深化產教研融合發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動國家急需的高端工程人才培養。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